忻州市长郑连生看望慰问老党员 来源:忻州广电 编 中国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在忻作长城保护学术报告忻州市领导郑连生安书田、忻州师院领导王军张虎芳等和师生一同听讲杨恬忻州市长城学会 6月28日,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志》总主编董耀会先生应忻州市政府和忻州师范学院之邀,来到忻州,作长城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报告。 报告会的地点在忻州师范学院十二楼大报告厅,师院副院长李丹主持了报告会,忻州市政府市长郑连生、副市长安书田、市政府秘书长郭宝厚,忻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军,院长张虎芳,副院长李丹参加。忻州市长城学会会长郑万邦,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峻峰,副会长苏栓斌、李培林、胡美仓、乔生文、张俊亮及理事会员20余人参加。市文化与旅游局、博物馆、文管处、城建总指挥部、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秀容文旅产业投资公司、忻州袁家村秀容文旅运营公司、顿村温泉度假村管理处等单位的领导参加。台下听众还有忻州师范学院的许多学生、从各县赶来的忻州市长城学会的会员及忻州城区的长城爱好者们。会场出现了罕见的爆满,座无虚席,有很多人在会场四周站着听完整场报告会。 开讲之前,忻州市人民政府向董耀会先生颁发了“忻州市政府长城博物馆建设特约顾问”的聘书,忻州师范学院向董耀会先生颁发了“长城文化研究名誉教授”的证书。 董耀会先生首先围绕忻州市拟建设长城博物馆的重大举动开讲,从长城博物馆的传播、展示、研究、教育的功能定位上分析了忻州长城博物馆的选址问题,为忻州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从国内博物馆的目前现状给大家分析了在长城博物馆建设当中怎么样来进行展示,怎么样来布置内容,同时提出了我们在建设博物馆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几方面的问题:要占领国家的文化高地;不仅要展出有形的墙体古堡墩台,而且要展出社会;要有人性化,要有历史文化的内涵;不可能建成全国最大、最全的博物馆,但也要建成全国最好玩的长城博物馆。 讲完博物馆的主题,董先生又围绕“长城历史与文化”这个大主题,全面而又具体、宏观而又微观、生动而又形象地作了两个小时的学术报告,对长城进行了一次深邃的解读。董先生从“长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这个观点把现场听众引进一个神秘的境界。他说,长城之所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问题:生存、秩序、发展,长城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多元、一体、平衡等元素,不想打仗的民族才会修筑长城,长城是和平的象征。他用中国的“中”字形象地解释了长城内外的文化内涵,是独立存在的,是紧紧联系的,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在长城的保护与利用方面,他对雁门关的保护开发给予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要求长城的保护要做真,长城的旅游要做实,要保护我们心中那个长城。李丹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说,听了此次报告会,我们对长城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整场报告会气氛热烈,台上董先生每每说到精彩部分,台下便频频响起掌声应和。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听众们把董耀会先生团团围住,与他合影留念,拿出长城书籍请他签名。一位县里赶来的长城爱好者拿着一本董耀会先生的书,爱惜地用牛皮纸包好书皮,在现场请他题字。还有不少听众感到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董先生十分热情爽快地与他们互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