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9月19日晚,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在山西大剧院隆重开幕。为人民抒怀,为山西放歌,山西文艺工作者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4月12日,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山西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开幕。

我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太行娘亲》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主演陈素琴陈素琴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太行娘亲》荣获“文华大奖”提名剧目。

新编历史京剧《文明太后》讲述北魏著名政治家文明太后(冯太后)适应历史发展大势,以民为本,推进改革,使北魏富国强兵走向鼎盛的艰难历程,为当下社会改革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山西省晋剧院全体演职人员近余人用晋腔晋韵歌唱祖国,以真挚的情感、饱满的热情和动人的歌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国家京剧院与吕梁市晋剧院、吕梁市青年晋剧院结对共建,吕梁晋剧两院作为国家京剧院采风、集训、拓展、艺教的合作基地,利用自身资源条件优势,整合当地演出资源,策划不同主题的演出活动,为两地优秀青年戏曲演员提供展演舞台;国家京剧院的戏曲名家、主创将不定期赴吕梁,为当地演员讲课,助力地方青年戏曲演员的成长。

大同市歌舞剧院排演民族歌剧《江姐》,唱响“红梅赞”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推出“风也有根”系列个人独唱音乐会,推出张红丽、段佳灵、李小菲、崔瑞宁、王敏、高昆峰、郭亮、赵燕等十几位优秀青年民歌手,努力打造山西民歌传承发展高地。

山西省京剧院新编京剧《长乐未央》涌现新人,参演第二届山西艺术节·第十六届“杏花奖”评比斩获新剧目奖、编剧奖、舞台美术奖、演员奖多个奖项。

上党梆子《郝经》荣获山西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杏花奖”新剧目奖榜首。

山西省晋剧院《晋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历时80天,培养学员36名,通过晋剧流派技艺和流派经典剧目的传承,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晋剧青年表演人才,促进了晋剧流派人才专业技能和艺术素质提升,推动晋剧艺术繁荣发展。

上党梆子现代戏《沁岭花开》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重大主题,歌颂了在党的领导下,太行山区人民树立脱贫之志,戮力同心奔小康的奋斗精神。

7月22日至23日晚,我省十个稀有剧种小戏亮相省城,上党落子、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河曲二人台、朔县秧歌、晋北道情、锣鼓杂戏、孝义皮腔、壶关秧歌、临县道情……成为省城文艺舞台上一道靓丽风景。

上党梆子首次走出国门,赴俄罗斯参加“丝路欢聚·中国年”跨境文化交流。

舞蹈史诗《黄河》以“生命之河,英雄之河,精神之河”立意,展现观念的黄河、音乐的黄河、美术的黄河、舞蹈的黄河、舞台的黄河。

年山西戏剧百事记

山西戏剧网录

一、洪洞道情唱响年新年戏曲晚会。年新年戏曲晚会于年12月29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的到来。来自我省洪洞县道情剧团的梁建琴、申留芳亮相晚会开场节目《百戏贺岁》。洪洞道情于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洪洞道情虽属地方性小剧种,但它有着独特的音乐魅力,在地域民间文学的融合下,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生活习俗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之一。

二、“风也有根”系列个人独唱演唱会展示青年民歌手风采。年元月起,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利用“长风之夜”这一平台推出“风也有根”系列个人独唱演唱会,旨在展示艺术团的探索成果,弘扬山西民歌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观众领略新时代山西民歌手的新风采。近年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深入挖掘山西民歌资源,通过创排剧目、培养人才等途径,努力打造山西民歌的高地,推出了张红丽、段佳灵、李小菲、崔瑞宁、王敏、高昆峰、郭亮、赵燕等十几位优秀青年民歌手,成为山西最强劲的一支民歌团队,成为山西民歌传承发展的重镇。“风也有根”系列演唱会,恰是立足时代,为青年歌者量身打造的绚丽舞台,这方舞台上不仅体现着山西民歌的时代风采、时代创造和时代演变,更有面对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演唱者,有着不同个性的专门放大,有着不同成长的回望与展现。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每个专场都充满着对艺术的严肃,对审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既是青年歌者对成长的诚挚献礼,亦是对艺术追梦之旅的驭风飞翔。

三、蒲剧电影《枣儿谣》首映。1月7日,蒲剧电影《枣儿谣》首映暨新闻发布会在运城市横店影城举行。该影片于年11月开机,由著名导演沈聪执导,王艺华、贾菊兰领衔主演,共有八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参与了演出,蒲剧电影《枣儿谣》弘扬了真、善、美,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体现了文化的引领作用,展现了戏剧电影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四、舞剧牵手交响乐《一把酸枣》豪华亮相。1月14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与该院青年交响乐团在山西大剧院大剧场联袂演出豪华版舞剧《一把酸枣》。舞剧演出牵手交响乐团在山西更是史无前例,荡气回肠的剧情,美轮美奂的舞蹈,震撼人心的音乐,给观众带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五、《蒲州梆子传统剧目汇编》研讨会举行。1月16日,《蒲州梆子传统剧目汇编》研讨会在临汾市文化局召开。《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是临汾市“平阳记忆”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汾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举措。该系列丛书,共十五卷,计个剧本,约万字。在临汾蒲剧院的努力下,历经十年的整理、编排、编校、编审、修订,尤其是近两年连续三次排版、校编、校对,已经具备了出版的条件。本次会议就如何进行这个剧本故事梗概的修订编写进行研讨,以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对本书出版的具体要求。

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年“两节”山西省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精彩纷呈。1月20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年“两节”山西省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安排发布,是“两节”期间的重点文化惠民活动,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节目丰富,全省覆盖。三是文化惠民,突出服务宗旨。四是送戏下乡,助力脱贫攻坚。五是组织文艺轻骑兵,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随着舞剧《一把酸枣》、晋剧《于成龙》等一系列精品剧目的陆续上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年全省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渐入高潮,歌唱伟大实践和时代进步,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山西力量,鼓舞多万三晋儿女以新时代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七、上党梆子首次走出国门。1月27日,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受邀赴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参加黑龙江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共同举办的“丝路欢聚·中国年”大型跨境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上党梆子首次前往国外进行演出,让上党梆子的魅力在国际舞台散发出耀眼的光彩。

八、山西42个项目入选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1月,经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公示《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我省42个项目入围,获得资助预计逾万元,资助金额位列全国第二。在创作类大型舞台剧(节)目资助项目中,京剧《市长与柿长》、晋剧《起凤街》等11项入选,排名全国第二,占全国入选数量的近十分之一,类型包括京剧、晋剧、北路梆子、临县道情、二人台、耍孩儿、话剧、歌剧、交响乐、跨界融合作品。其中交响乐作品《又说山西好风光》和跨界融合作品《河东鼓舞》的首次入选,反映了我省在文艺作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突破。获得大型剧(节)目资助的单位覆盖省、市、县三级文艺院团,展示了我省较高的艺术创作整体水平。小戏曲《借猪》等10项入选小型剧(节)目资助项目,涉及戏曲、曲艺、音乐、舞蹈四大类别。话剧《甲午祭》巡演等7项入选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涉及优秀剧目巡演、网络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展览三大类别。“山西省晋剧院——晋剧人才培养”等4项入选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涉及戏曲表演、鼓乐表演和歌舞编导人才等类别。张凤鹃等10人入选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涉及戏剧编剧、舞台表演、舞蹈编导、美术创作、摄影创作五个类别。入选人员年龄均为40岁以下,反映出我省青年创作者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潜力。

九、两部作品入选“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1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布了“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第二次专家评审结果入选名录,其中一类、二类作品各8部,山西两部剧目入选,分别是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晋剧《起凤街》、山西三晋晋剧团有限公司的《峥嵘岁月》。

十、全省基层院团调演好戏连台。2月5日大年初一晚,作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年“两节”山西省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主要内容之一全省基层院团调演在省城华夏剧场拉开帷幕,数百名观众欢聚一堂,共赏戏曲艺术,欢度新春佳节。为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展示我省基层院团的新风采、新风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组织举办全省基层院团调演。调演于2月5日大年初一至19日正月十五在省城各剧场举行,每台剧目演出2场,涉及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二人台、曲剧、壶关秧歌戏、孝义碗碗腔等剧种种类的国有与民营基层表演团体。常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层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精神、崭新的面貌、精彩的演绎,为省城观众送上了一场场艺术大餐。全省基层院团调演的首次举办,体现了我省文旅部门对基层院团发展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新时代我省基层院团风采的集中展示,也是我省基层院团奋发有为的集结号角。本次展演在基层产生了很大反响,很多地市县区高度重视,这不仅提升了地方对它们的重视与扶持,也极大提振了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干事热情。

十一、晋剧绝活表演亮相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2月25日,2月25日,外交部蓝厅人头攒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代表、企业家及媒体人士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冷餐会前,短短3分钟的开餐表演,让中外来宾领略到多彩的三晋风情、浓郁的山西韵味,感受到山西人民喜迎八方来客的热情豪迈。正当现场嘉宾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情绪中,一声清亮的花旦出场导板穿云而来,三位传统戏曲人物先后粉墨登场。他们分别展示了晋戏绝活的水袖功、翎子功和帽翅功。舞台上,戏曲花旦手中洁白的水袖如行云流水般叠转飞卷,戏曲小生盔头上修长的雉鸡翎灵活舞动、潇洒自如,戏曲老生帽子两边的帽翅盘旋摆动、节奏鲜明。台上各式绝活儿让人眼花缭乱,台下惊叹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十二、话剧《为我先锋》太原首演。3月1日至3日晚,由山西省话剧院原创的工业题材话剧《为我先锋》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展开首轮演出。该剧系“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新创作项目”,生动讲述了太行重工集团勇接国际订单、大胆技术创新,最终掌握核心技术、打开国际市场的故事,展现出新时代产业工人身上的勇敢智慧和为国争光的不屈精神,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十三、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住晋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住晋全国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深刻,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殷殷嘱托,昭示使命。住晋全国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晋剧院艺术总监栗桂莲在现场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心里倍感振奋,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真是说到了我们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心坎上。”“我们山西省晋剧院年下乡演出共计余场,服务观众近百万人,尽管非常辛苦,但是每到一处看到基层老百姓热切的眼光,我就更加清楚的感受到他们对文化的渴望,也更加激发了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决心。年,我扎根在基层民众中演出,跑遍了三晋大地的乡村,无怨无悔。”

十四、《雁北耍孩儿记忆》首发式暨研讨会举行。9日上午,《雁北耍孩儿记忆》首发式和研讨会在大同市图书馆举行,来自大同文化艺术界、新闻界、摄影界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研讨。《雁北耍孩儿记忆》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耍孩儿这一稀有地方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回溯,厘清了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书中收录了耍孩儿剧种不同时期的照片余幅,既有耍孩儿剧团建团初期珍贵的老照片,也有多年来耍孩儿剧团发展变迁的记录,时间跨度60多年,其中不少都是首次面世。

十五、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3月13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了年文化和旅游工作,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对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做出部署,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深刻认识新机遇、新挑战,坚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把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会议对扎实举办好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等几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突出强调。其中指出,第二届山西艺术节拟于年9月19日至10月8日召开,主会场设在太原市,分会场设在平遥县。本届艺术节初步安排开闭幕式、展演类活动、展览类活动、高峰论坛、交流评论和互联网分会场六大工作板块,集中展示新时代多万山西人民“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新风貌、新气象。

十六、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在京亮相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3月16日、17日连续两晚,由晋城市委宣传部重点打造,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倾力出演的大型上党梆子原创精品剧目《太行娘亲》第三次来到北京,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又一次面向全国观众展示上党梆子的艺术魅力。来源于人民生活的艺术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这台戏在两年内三度晋京演出,收获不俗反响。

十七、阳曲县古戏台摄影展在省城开展。3月19日至23日,《三晋首邑——阳曲县古戏台摄影展》在太原市美术馆开展并于10号展厅展出。经千年风雨,历百年沧桑,阳曲百余座古戏台不仅是我国一部沉甸甸的戏曲发展史,更是阳曲悠久文化一路走来的最好历史见证。本次摄影展展出照片幅,分“戏台风貌”“乡土民情”“历史记忆”三个篇章,全面梳理和展示阳曲县的传统文化魅力。

十八、上党梆子《太行娘亲》育出两朵“白玉兰”。3月22日晚,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在上海大剧院揭晓。我省晋城市上党梆子演员陈素琴、张晶凭借在《太行娘亲》中的精彩演绎,双双问鼎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分别获“主角奖”和“新人配角奖”。一个地方剧种,凭借一部大戏,一举摘得两朵含金量很高的“白玉兰”,这让古老的上党梆子在上海滩绽放出炫目光彩。同时,这也是晋城上党梆子首次入围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并最终获奖。

十九、丁果仙大剧院改扩建项目入选省级重点工程。3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晋政办发[]16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年山西重点工程项目敲定,其中建设项目项,前期项目71项。其中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丁果仙大剧院改扩建项目在列。本项目位于太原市府西街87号,府西街与桃园北路十字路口东北角。主要建设内容为小型剧院,剧院等级为乙等,设计座位数座(不含活动座椅);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项目预计总投资额约万元。

二十、运城市蒲剧团一级编剧杨焕育去世。运城市蒲剧团一级编剧杨焕育因病医治无效,于年3月25日(农历二月十九)上午11:05去世,享年76岁。杨焕育(-),男,永济石桥村人,笔名芹墨,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西厢记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省作家协会、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曾任永济虹光蒲剧团编剧、永济戏校校长、永济文化馆《西厢》主编、运城地区蒲剧团党支部副书记。他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共创作、改编大小剧目一百余出,代表剧目有《乾坤啸》《高山下的花环》《西厢记》《寇老西升堂》《琼玉公主》《山乡辣嫂》《山村母亲》等。曾出版个人专著《杨焕育剧作选》《西厢记后传》《关公全传》《尧舜禹演义》《蒲剧史话》《王秀兰》《中华戏曲·蒲剧》等十余部。

二十一、新编京剧《文明太后》在省城太原首演。3月31日至4月1日晚,新编历史京剧《文明太后》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也是省演艺集团、省京剧院年度倾力打造的一部重点剧目。京剧《文明太后》力图讲述北魏著名政治家文明太后(冯太后)适应历史发展大势,以民为本,由解除局部“禁田”入手到大力推行“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使北魏富国强兵走向鼎盛的艰难历程。通过改制变法,文明太后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中国北方来之不易的完整统一,也为随后的华夏统一、隋唐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剧由我省编剧景彦斌担纲剧本创作,主演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弟子、省京剧院当家旦角单娜。

二十二、山西绛州鼓乐入选年度内地与港澳文旅交流重点项目。4月,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年度晋港青少年山西绛州鼓乐交流活动”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年度内地与港澳文旅交流重点项目。绛州鼓乐是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吹打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鼓乐演奏者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因此也有着“地动山摇”“闻声十里”的美誉。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新绛县丰富的锣鼓曲牌,该县在30年间挖掘整理出鼓谱余首,其中《秦王点兵》《厦坡滚核桃》《杨门女将》《老鼠娶亲》等经典曲目成为国内外邀请演出的热门剧目。近年来,先后有不少来自香港的青少年来到绛州,传承非遗、以鼓交友,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绛州鼓乐成为对外宣传山西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

二十三、山西省35个本土剧种入选《中国戏曲剧种全集》。4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通知,计划组织编撰出版《中国戏曲剧种全集》。其中,山西省有35个本土剧种入选,并承担分册编写任务。我省现存活戏曲剧种38个,数量居全国第一。除3个跨省外来剧种京剧、豫剧、曲剧按分工由主要流布省份编撰,其余35个本土戏曲剧种上党梆子、耍孩儿、上党落子、晋剧(山西梆子、中路梆子)、蒲州梆子(蒲剧)、北路梆子、广灵大秧歌、繁峙大秧歌、汾孝秧歌、壶关秧歌、襄武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凤台小戏、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河东道情、晋南眉户、浮山乐乐腔、晋中弦腔、灵丘罗罗腔、河东线腔、平陆高调、曲沃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孝义皮腔、芮城扬高戏、锣鼓杂戏、山西赛戏、高跷竹马戏、晋北道情、朔县大秧歌的编撰工作均由我省承担,由省戏剧研究所承担牵头编撰任务。

二十四、年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并召开。4月9日,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了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安排部署年艺术创作重点工作。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中夏发表讲话,副巡视员陈燕萍传达了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李伦主持。会议就做好年各项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中心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二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三要完善领导有力、组织严谨、队伍齐备、经费到位、运行安全的艺术创作生产保障机制;四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生产安全,牢牢守住政治底线和安全底线;五要与各类宣传媒体互促共享,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六要深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和“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工作队伍,解放思想、对标一流,力争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为实现我省文艺创作的持续繁荣发展、早日建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十五、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研讨会。4月9日下午,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各单位的80多名代表认真学习,并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和工作实践交流心得体会。会上,来自文旅部门、演出院团、剧场剧院、美术馆的负责人,文艺理论研究人员、演员、艺术院校师生和文艺阵地、民营剧团等方面,杨卫华、王红霞、白雁鹏、卫康忠、陈林、王淑珍、栗桂莲、祁爱斌、苗洁、王鼎、王嘉、侯欢、张建斌共13位代表,紧紧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自己思想和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先后发言,气氛热烈。其中,既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体会,又有在工作实践中的个人感受,还有提高文艺作品质量、不断繁荣我省文艺创作的思路和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中夏,副巡视员陈燕萍以及有关处室、单位的负责人出席研讨会。

二十六、《山西省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奖励办法》出台。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最新印发出台了《山西省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奖励办法》。《山西省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奖励办法》中规定,对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创作或其他单位申报且经过省委宣传部认定为重大题材的重点文艺作品,包括影视剧、舞台剧、广播剧、专题片、纪录片、文学作品、图书、歌曲等,经过相关程序后,视工作实际需要予以重点优先扶持;对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有关单位和其他部门申报的重点文艺作品进行扶持,主要用于文艺作品的剧本创作、采访、研讨,文艺作品的制作、生产、推广等;对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重大文艺活动的扶持,主要用于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对于专题性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活动,视活动规模予以扶持;对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我省知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发行重点图书或录制音像制品,可视情况予以扶持;对于省内各类媒体开办的、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类栏目(节目)要予以扶持,一般每项不超过万元;对于我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或其他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扶持;对于省委、省政府或中宣部等上级部门临时指定的重点文艺作品创作项目和重大文艺活动项目等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扶持。

二十七、省文联省作协省社科联代表大会在并开幕。4月12日,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山西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开幕。会议期间,各代表团分别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审议讨论各自工作报告及章程修改案,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举办“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4月14日上午,山西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太原胜利闭幕。郭健当选山西省文联第九届主席团主席,并选举产生副主席15名,主席团委员27名。大会审议通过了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山西省文联新一届领导机构,聘请了省文联新一届名誉主席和荣誉委员。大会开得圆满成功,是一个团结鼓劲、创新奋进的大会。

二十八、山西省新创文学剧本推荐会在并召开。4月19日,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策划会暨山西省新创文学剧本推荐会在太原召开。此次会议一是向各院团推荐年新创戏剧文学剧本,二是结合年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提高我省各院团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策划水平,推进我省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来自全省的26家院团的负责人以及10余名优秀新创剧本的编剧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互动发言。会场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均表示此次会议形式创新,收获颇丰。

二十九、我省戏剧编剧在江西采风。4月23日至26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创作室组织我省优秀戏剧编剧一行14人赴英雄城南昌和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了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采风活动。通过此次赴南昌与井冈山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采风活动,参与活动的我省优秀戏剧编剧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相关历史的了解,深刻体悟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采风团成员均表示中国共产党光荣的革命历史是戏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以井冈山精神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饱满的艺术热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山西文艺繁荣贡献力量。

三十、青春版晋剧《上马街》献礼太原解放70周年。4月24日晚,由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打造的现代晋剧《上马街》青春版在青年宫演艺中心上演,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太原解放70周年献礼。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先后推出青春版《烂柯山下》《上马街》《于成龙》,还创排了新编晋剧《唐宗归晋》。青春版《上马街》整部戏既不流于“套路”,又有一股清新之风。值得一提的是,老版《上马街》剧中“齐奶奶”扮演者谢涛、“车伍儿”扮演者牛建伟、“大个子”扮演者梁忠威为年轻演员传道授业,在保证青春版晋剧《上马街》精彩演绎的同时,也彰显了晋剧事业的薪火相传。

三十一、儿童剧《齐天大圣大战白骨妖》国内巡演。5月6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年度传播交流资助项目·儿童剧《齐天大圣大战白骨妖》在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剧场首演并标志着巡回演出正式启动,太原大南关小学的数百名学生观看了演出,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充满童心、童真、童趣的情节设置让小朋友们上了一堂难忘的艺术之课。7月9日晚,历时两个月,相继在太原、北京、洛阳、西安等地演出广受好评的国家艺术基金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儿童剧《齐天大圣大战白骨妖》巡演在山西梅兰芳剧院落下帷幕。山西省京剧院院长张智介绍说:“希望通过从儿童抓起培养京剧观众,开拓剧院市场,让儿童在寓教于乐的同时爱上京剧。”

三十二、北京世园会“山西日”唱响三晋韵味。5月12日,雨后的北京世园会园区更有魅力,清新雨露中的妫汭剧场更加美丽,蝴蝶羽翼下“山西日”开幕式隆重上演。展现万三晋儿女自强不息、坚韧敢搏的《鼓舞新时代》,节奏明快、热烈欢腾的山西民族吹打乐代表作《大得胜》,雄浑壮观、大气磅礴的山西民歌联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用晋剧、京剧全新演绎的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一个个既富有山西地域特色又融入现代元素的节目,让现场的中外嘉宾大呼过瘾。应邀出席“山西日”开幕式的嘉宾、英国驻华使馆公使兼英国馆副馆长司徒娜说:“我不仅看到了山西美丽的景色,更被民俗风情的表演深深吸引,‘山西日’活动让我更加期待去山西访问。”

三十三、晋剧《打金枝》亮相吕梁文学季。5月14日晚,首届吕梁文学季迎来“晋剧之夜”,由山西省晋剧院演出,栗桂莲、孙红丽、陈红、杨胜林、王晋军等主演的晋剧经典剧目《打金枝》作为特别活动之一在汾阳贾家庄贾街关帝庙广场上演,著名作家莫言、苏童、李敬泽等与贾家庄数百名观众一同观看了表演。

三十四、鼓乐舞诗《大河之东》在芮城首演。5月14日晚,由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运城市文工团、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运城市盐湖区职业学校、稷山县安福高台花鼓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演出的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鼓乐舞诗《大河之东》在芮城首演。

三十五、民族歌剧《江姐》倾情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5月23日晚,大同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一宫内回荡着熟悉的旋律和经久不息的掌声,由大同市歌舞剧院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出,这是我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此次重排《江姐》是大同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大同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这是大同市歌舞剧院继复排歌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红色经典剧目之后,排演的又一部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辉煌巨制,这部经典歌剧搬上舞台也是大同市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七幕歌剧徐徐展开。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包装的舞台,磅礴大气的交响乐团的伴奏,保留原有四川小调特色的演唱风格,都让这部歌剧更加真实、壮阔、感人。江姐的扮演者是市歌舞剧院青年演员杨昡琴,她将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糅合在一起,《红梅赞》《只愿香甜满人间》等大段大段的演唱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塑造的江姐形象光辉饱满,突出了主人公“红梅与冰霜”的高尚品格。剧中每一位演员塑造的舞台形象都十分鲜明,表演入情至深。

三十六、我省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大放华彩。五月的上海,艳阳高照,春风徐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成功举办。本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省文艺精品大放华彩,展现了新时代的山西风采。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是我省近年来新创剧目杰出代表,5月29日、30日在上海虹桥文化艺术中心火热上演。该剧自然、真实、深入地把一个非常朴实的太行母亲的爱国情怀和人生选择合情合理、丝丝入扣的呈现出来,塑造了一个有温度的“英雄娘亲”,展现了我省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和军民鱼水的太行精神,让人为之震撼。30日,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主演陈素琴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太行娘亲》荣获“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并在“十二艺节”闭幕式上精彩亮相。5月16日至31日,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文作品展演在上海举行。我省选送节目《保卫娘子关》以音乐类作品榜首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殊荣。《保卫娘子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武迓鼓为音乐素材,生动讲述百团大战中晋察冀官兵坚守娘子关镇磨河滩村的故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此外,我省选送作品群舞《乐秋》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山西特色。山西画院李新铭等3人的作品入选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山西书法院韩少辉等6人的作品入选全国优秀书法篆刻展览。5月19日至22日,以“艺术三晋创意山西”为主题的山西展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儒林等在我省展区巡展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充满山西文化元素、传统与现代、文创与艺术相结合的山西展馆清新优雅、耳目一新、时尚独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演艺和文创的优秀成果集中亮相,系本次文博会展出产品、参展企业、演艺项目最多、观众反响最好的展区之一,成为推动我省演艺和文创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有力引擎。由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有力、成绩突出,被组委会授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优秀组织单位。本届中国艺术节,山西省参赛参展作品取得的优异成绩是近年来我省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靓丽缩影,当山西艺术在上海留下美好印记的同时,期待三晋艺术之花绽放的更加璀璨。

三十七、陈素琴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6月2日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大剧院落下帷幕。闭幕仪式上,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揭晓,我省上党梆子青年表演艺术家陈素琴获此殊荣。此次,陈素琴的参评剧目是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送,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牵头重点打造,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精心创排。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母亲赵氏与梨花,婆媳两代人舍弃亲生骨肉,救护八路军后代的感人故事。该剧于5月29日、30日在上海长宁虹桥艺术中心参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连续两晚演出,好评如潮。值得一提的是,在谢幕时,演职员的精湛表演赢得观众近10分钟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感动了观众,感动了上海。文华奖是我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也是我国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由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产生,旨在推动我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促进艺术院团艺术生产,奖掖优秀艺术人才。

三十八、新编历史京剧《文明太后》省内巡演。6月9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由山西省京剧院创排演出的新编历史京剧《文明太后》于忻州泛华大酒店千人会场开启省内巡演,演出先后走进了忻州、长治、晋中、阳泉、吕梁等地,每到一处,备受欢迎,赢得基层观众的热烈喜爱。

三十九、现代晋剧《刘胡兰》在吕梁巡演。6月28日至8月26日,由吕梁市晋剧院、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晋剧《刘胡兰》分别就迎接庆祝党的98岁华诞、开展吕梁市纪念建党98周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系列活动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成功举办在吕梁展开巡回演出活动,此次巡演剧组走进了吕梁13个县(市、区),共计演出37场,惠及观众38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交口赞誉,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十、大同市红色经典戏曲晚会献礼党的生日。7月1日晚,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由大同市委组织部主办,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大同市晋剧院演出的庆七一红色经典戏曲晚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大同市工人文化宫一宫举行,旨在用传统戏曲文化精粹向党的生日献礼。社会各界代表近千人观看了演出。

四十一、国家京剧院与吕梁市直晋剧院团结对共建,并在吕梁采风、举行专场演出。6月20日,吕梁市晋剧院、青年晋剧院赴国家京剧院进行交流访问,就双方开展结对共建进行座谈。双方就开展结对共建达成初步意向与共识,并对近期两院交流方向与内容进行部署。座谈结束后,双方互换纪念品留念。吕梁市晋剧院、青年晋剧院40余名演职人员观看了国家京剧院剧目排练并进行艺术交流。7月3日至5日,国家京剧院采风团在吕梁市采风并进行慰问演出。国家京剧院组织人员到吕梁开展采风、慰问演出活动,对挖掘吕梁文化、带动地方剧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吕梁将全面展示厚重的红色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民俗文化,为国家京剧院提供采风创作、接受红色教育的基地。国家京剧院采风演出人员还深入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地,详细了解吕梁人文历史、红色文化,并和吕梁晋剧院一起联合演出,为吕梁人民献上一份丰厚的文化大礼。

四十二、左权民歌汇·年国际民歌赛举行。7月8日晚,左权民歌汇·年国际民歌赛在晋中市左权县隆重开幕。楼阳生出席观看。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吕岩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卫小春,副省长张复明,省政协副主席席小军一同观看。举办左权民歌汇·年国际民歌赛,是挖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民歌艺术等独特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建设左权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有益探索,是巩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晚8时,左权民歌汇·年国际民歌赛开幕式在左权县桐峪镇莲花岩景区举行。开幕演出以“在太行山上”为主题,精彩呈现了“太行的歌”“英雄的歌”“家园的歌”三个乐章。国内知名艺术家、少数民族歌唱家及山西籍歌唱家参加开幕演出,与全国各地的民歌选手齐聚太行山上,共襄民歌盛事。开幕演出舞台设在太行峡谷之间。雄奇秀丽的山水景观、恢弘大气的优美乐章,向观众展示了太行山独特的山川美、生态美、人文美。7月9日至7月17日,选手们经过突围赛、晋级赛、决赛,最终决出“年中国民歌王”。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文旅发展论坛、左权民歌汇·民歌集结场、民歌大师课堂、民歌普及课堂、太行根·非遗集结场、“挠羊”赛暨特产展销招商等活动。

四十三、山西戏剧网手机版正式上线运行。7月11日,山西戏剧网手机版(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