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生活习惯差异明显,但在喜食素菜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现今的素菜由寺院菜、宫廷素菜和民间素菜三大流派组成。寺院菜崇尚“全素”,宫廷素菜和民间素菜则“以素托荤”,这里的荤主要是指鸡蛋。 “五台山素斋”是天下一绝,是佛教圣地饮食的集大成者,它汇集了寺庙僧尼所用的斋饭和民间的素食。“五台山素斋”整体制作观念是以“养生”为基础的,具有“成品菜粥不叫荤、粮食野蔬都可用、山珍药材是上品”的特点,是天然绿色食品。 葱烧台蘑只知山西有五台山,不识五台山有三宝,“台蘑、礼麦、金莲花”。五台山又称清凉山,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五台山的五座山顶生长出的蘑菇得名为“台蘑”。台蘑多生于山腰、山顶的草丛圈道上,在这样的野生生态下生长的蘑菇,既营养丰富又滋味香浓,与张家口产的“口蘑”齐名。由于台蘑肉体肥实,菌盖、肉质肥嫩,油性大,营养价值高,不论干鲜烹饪,都别有风味,当地人有“一家喝其汤,十家闻其香”的说法。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巡行游五台山以蘑菇食之,甚觉味美,每年要以台蘑作贡品敬上。台蘑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著名中成药“舒筋散”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台蘑。 台蘑可以炖汤,也可以葱烧、蒜烧。葱烧苔蘑就是五台当地的一道特色菜。该菜用上等的葱白与台蘑高汤勾芡,烧至入味。台蘑的口感细腻嫩滑,配以浓郁的金蒜香气,口感咸鲜,既适合做家宴菜,也是秋冬养生佳品。葱烧苔蘑只是最基本的吃法,台蘑炒莜麦、台蘑烧土鸡等也是餐馆中常有的搭配。 一花一世界主料:鲜香菇、白萝卜。辅料:红椒、芹菜、 调料:盐、胡椒粉、酱油、芝麻油。 做法:先将鲜香菇剪去根蒂、洗净,放入开水中焯熟捞出,再放入凉水中漂凉后控干水份,用刀在香菇的白色底部切成鲍花,将切好的菇花卷成鲍菇花样子待用。再将红椒洗净切成细粒末、芹菜切成细粒末,待用。 白萝卜去皮,切成细丝条状放入开水焯熟捞出控干水份,滴入少许油,拌入少许盐,胡椒粉,蘑菇粉,拌匀后放入盘中,再摆上切好的鲍菇花,摆放整齐后放入蒸笼大火蒸10分钟左右蒸熟拿出。 锅中加少许水,放入切好的红椒粒、芹菜粒,加入少许酱油、胡椒粉、蘑菇粉,调好味后勾入少许芡汁,淋上几滴芝麻油,出锅将调好的酱汁浇淋在蒸好的鲍菇花上即可。 万卷酥凡来五台山游览的人们,都要品尝一下糕点五台万卷酥。 五台万卷酥历史悠久,负有盛名。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朝山拜佛来到五台山,寺庙里的僧人曾以万卷酥招待他。乾隆皇帝食后赞不绝口,于是万卷酥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五台万卷酥之所以好吃和它的用料与作法有关,原料用上等面粉、纯净的胡麻油,配以碱水、酵母和制而成。一斤面一般需用油三两。做时要反复擀压成薄片,然后卷合,每卷一次要上一层油,最后上烤炉烤制而成。烤熟后形如木条,长八寸、宽一寸、厚五分,外色为白黄,层薄如纸。卷层越多、质量越好,吃起来酥脆绵润,香味四溢。万卷酥油大水少,便于存放,不易变质,是待客探亲的上等食品。 罗汉面罗汉面取名自十八罗汉聚集一堂之意,是素面中之上品。五台山的罗汉面,在制作过程中全部使用素食调鲜,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主料:面粉 辅料:番茄、马铃薯、香菇、玉米、杏鲍菇、绿叶时蔬、豆皮 番茄热水里烫一下,去皮切小块备用。马铃薯去皮、洗净、切片。锅里放油炒香马铃薯,再放番茄略煸。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用小火焖酥,稍微晾一下,连汤带料放搅拌机搅成酱。准备好香菇,玉米切成小片。杏鲍菇切梳子形,再准备点绿叶菜和煎豆皮。锅里放进菌菇和玉米,加水烧开煮一下出味,加一勺番茄薯酱,加入酱油,放进面条略煮,再放入蔬菜,淋点芝麻油。煮好的面倒碗里,切点番茄片,放点煎好的豆皮,一碗鲜香美味营养丰富的罗汉面就做好了。 至圣先师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五台山吃素斋,吃得是色香味俱佳的大餐,感受的是浓浓的佛教文化。素斋作为五台山地区一种标识性食品,不只是五台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五台山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 本文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刘远责编:于飞统筹:刘进葛丽娜监制:李磊明贺福中 中国黄河电视台融媒体三大系列邀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