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医院订阅哦!

宣传十九大

全媒走基层

第六站——忻州

不折不扣征订《山西妇女报》

“《山西妇女报》是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讲好忻州女性故事,反映忻州妇女助力脱贫攻坚事迹的重要载体。市妇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这个山西独有的宣传阵地,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全力做好征订工作。”11月22日,忻州市妇联主席杨晓宏安排《山西妇女报》发行工作时掷地有声。

杨晓宏指出,《山西妇女报》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全国妇联和省妇联精神,指导妇女工作,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舆论阵地,也是各级妇联及广大妇女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重要平台。去年,忻州市妇联采取积极有效的征订办法,与市干部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下发《关于联合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妇女征订〈山西妇女报〉的通知》,顺利完成了《山西妇女报》征订工作。她要求,各级妇联要充分认识做好《山西妇女报》征订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切实做好年征订工作,在征订数量上力争有新的突破和增长。

“忻州金牌月嫂”戴大红花上岗

11月23日,忻州市妇联、忻府区妇联、忻州市爱婴月嫂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同举办“忻州金牌月嫂”上岗仪式暨月嫂实操比武大赛评选颁奖活动。忻州市妇联副主席夏季美、忻府区妇联主席孙秀春出席活动,并为“忻州金牌月嫂”佩戴大红花,祝贺她们走上工作岗位。

洗头、洗身、擦干、抚触,每个环节选手们都完成得一丝不苟。“宝宝笑得甜又甜,阿姨给你揉揉肩。”比赛现场,在给婴儿抚触时,月嫂们也在通过语言、表情和宝宝做亲子交流。“没想到给孩子洗个澡,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一些准妈妈在看了月嫂们给孩子的洗澡赛程后,不禁感叹。从房间的温度、洗澡水的温度,到给孩子洗澡后的抚触,无一不是学问。月嫂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在“忻州金牌月嫂”理论、实操技能比武大赛中,李变云、张美英、武志兰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赵改先、刘全梅、付利坤分别以票、票、票获得“网上妇女之家”人气选手前三名。

繁峙“箱包”女工摆脱贫困奔小康

11月22日,记者冒着零下12度的严寒,迎着呼啸的西北风,驱车前往繁峙县采访。寒冬季节,沙河镇山坳里的义兴寨村显得有些冷清。但是,当记者走进村里的兴盛园缝纫加工有限公司的车间时,妇女们一丝不苟、热火朝天加工书包的场面,与室外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7月,义兴寨村成立兴盛园缝纫加工有限公司,全面实施箱包加工脱贫项目。县政府资助26台缝纫机,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捐赠价值23万元的缝纫设备,村委拿出40多万元启动资金。50余名妇女经过技能培训上岗,其中贫困女工占员工总数的90%以上。带领这些贫困妇女摘掉“穷帽子”,走出贫困生活的“领头雁”,就是村妇联主席、箱包公司负责人张志香。“一人上岗,全家脱贫。我们今天刚刚发走一卡车、多个书包,到今年年底,40多个贫困户将全部脱贫。”张志香高兴地告诉记者。

横涧乡比义兴寨村要早一年实施箱包脱贫项目。年12月,横涧乡成立繁峙县白坡头追梦箱包有限公司。今年6月,横涧乡扩大箱包脱贫项目规模,又成立了山西省繁峙县巧姑箱包商贸有限公司,并建立小屯、前所、横涧、东淤地、西沟湾、平型关、河家洼等9个巧姑箱包家庭工厂。目前,横涧乡从事箱包加工业的已有余人,其中,女性占员工总数的98%,所有贫困户分批脱贫,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成效显著,实现了企业、贫困户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从事箱包加工后,我再也不用为儿子娶媳妇犯愁了。”常惠萍逢人便说。常惠萍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有两个儿子,因为没钱,大儿子已27岁还没有成家。过去,她谈起为儿子娶媳妇就愁容满面。自从当了“箱包”女工,有了不错的收入,她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总是乐呵呵的。

河曲:串珠技能培训拓宽贫困妇女致富路

为了搭建贫困妇女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增进妇女之间的互动,提升她们的手工技能,扩展就业渠道,11月20日,河曲县妇联组织各乡镇贫困妇女开展了“三晋巾帼脱贫行动贫困妇女就业”串珠技能培训,培训班受到了妇女们的热烈欢迎。

此次培训内容是中国结等工艺品的串珠手工制作,聘请了王冬梅老师上课,培训班为期5天,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班上,老师手把手地教学员们各个步骤及制作要领,学员热情高涨,互相协作,做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此次培训不仅使妇女们提高了手工编织的能力,还激发了她们对手工编织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妇女就业从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提高妇女收入水平,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同时,也为河曲经济建设贡献出了巾帼力量。

神池月嫂”品牌创造财富

近年来,神池妇联将精准扶贫和家政服务相融合,着力打造神池月嫂品牌,实现了神池妇女人人有活干、家家收入增的目标。

麻妙玲是神池妇联月嫂培训班的学员之一,今年45岁。培训结束后,她就接到了月嫂订单。产妇的一天六顿饭,洗尿布,婴儿洗浴、抚触,洗衣服,产妇乳房护理,母乳喂养正确指导,家中保洁……麻妙玲的第一份工作并不轻松,晚上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起床一次不说,还被婴儿的奶奶嫌弃菜做得不好。想家,想女儿,委屈,落泪……麻妙玲不止一次想到了退缩。但一想到妇联主席送她们上岗时的鼓励,她坚信,自己认真工作总有一天会赢得客户的认可。真心换真情,一个月后,她赚到了做月嫂的第一桶金元钱。之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她的人气不断上升,工资也水涨船高,元、元、元,最多一次甚至拿到了月薪元。往往这一家还没结束,就被客户的朋友提前预约了。当她忙不过来时就会向客户推荐和她一起培训过的姐妹,而客户总是这样要求:“你一定要给我推荐一个和你一样优秀的,我就想聘你这样的。”

通过一个个“麻妙玲”的辐射带动,神池县留守妇女、下岗失业妇女、贫困妇女的就业创业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妇女主动参与培训,走出家门,踏上小康路。

“静乐裁缝”开辟增收新途径

“你看,这是我缝制的袖套,我还会缝制围裙和马甲,我身上的工作衣也是自己缝制的……”静乐县段家寨乡五家庄村妇女卜金凤激动地向记者展示培训的成果。11月15日,静乐县妇联“双创”裁缝培训班在五家庄村开班,52名贫困妇女在家门口接受了培训。这种依托缝纫合作社和服装企业联合培训帮贫困妇女就业的举措成为静乐县妇联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头戏。

静乐裁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口碑。近年来,静乐县妇联依托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裁缝品牌的优势,将妇女脱贫攻坚工作与“静乐裁缝”品牌建设有效对接,大力拓宽贫困妇女就业渠道,为她们不离本土、不出家门就能脱贫致富开辟新捷径。县妇联坚持扶贫与扶智、扶技相结合,依托村缝纫合作社、服装企业和县职业中学等培训基地,大力推进“静乐裁缝”品牌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举办裁缝、刺绣等技能培训班,让更多的贫困妇女掌握一技之长,为在家增收创造条件,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在加强培训的基础上,县妇联因势利导,鼓励一些经营者将服装半成品送货进村,交给一些不便离家、不能进厂的留守妇女完成手工缝纫工序,让妇女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在家务工。同时,县妇联组织贫困妇女创建了静乐县好英服装加工有限公司、晋中市久冠服饰商贸有限公司静乐分公司等10个缝纫合作社,为每个合作社补贴10万元的扶持资金,引导她们抱团从事缝纫业务,集体脱贫致富。此外,县妇联整合公路沿线村庄的闲置房,集中购买缝纫机,把赋闲在家的妇女组织起来做服装加工,构建起大村有服装加工点、个体有手工缝制活的产业覆盖体系。

“代县剪纸”福送千万游客

不久前,在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举办的山西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上,代县剪纸非遗传承人张岩松剪出的各种“福”字赢得了中外游客的喜爱,再一次让人们见证了创新的力量。

张岩松从小生活在代州古城的街巷里,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艺术熏陶,喜欢上了剪纸艺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重视,在代县文化强县的大背景下,张岩松于年创建了代县雁剪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从此她的剪纸走向了市场,她在剪纸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她的写实人物肖像和风景剪纸作品,更是让喜欢剪纸艺术的人赞叹不已。

“去北京前,我对产品销售不抱什么希望,只带了一些小件作品,没想到竟然供不应求。”看到恭王府康熙御笔书写的“福”字很受游客欢迎,张岩松就加班加点设计出“福”字剪纸。在送福给千万游客的同时,她也为远在代县的巧手姐妹们赢得了源源不断的“福”字订单,帮助姐妹们居家实现巧手脱贫梦。

“定襄网姐”发力精准脱贫

“创建电商运营平台,为精准脱贫发力。犹如平底起高楼,需要电子商务知识作支撑。”这是智晓斐电商创业的心得体会。从业3年来,智晓斐已将村级“体验店”覆盖到个村庄。去年,她经营的定襄县乐村淘电商运营中心实现交易量万元,21个贫困村村民受益。今年,智晓斐还与定襄县蒋村乡军家贝村10个贫困户签订了农产品种植合同。

年3月,智晓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乐村淘——一个专为农民实现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加入这一行业,为家乡农民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两个月后,她创办了定襄县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并正式加盟乐村淘线上商城。

作为县级体验店,智晓斐需要把镇和村的便利店和小卖部都加盟进来改造成线下体验店。可电子商务对于很多村民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多人害怕被欺骗而不敢与智晓斐合作,这让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之后的3个月,她逢人便讲互联网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经常是晚上11时才离开店主家。最终,她的诚意打动了大家一颗悬着的心,纷纷与她签约。

如今,智晓斐通过乐村淘特色馆销售平台,开拓了农民销售五彩红薯、定襄蒸肉、小米等农副产品的新渠道。今年3月份,定襄县妇联授予智晓斐“创业创新巾帼明星”称号,表彰她为精准脱贫所作出的贡献。

“繁峙绣娘”搭起致富大舞台

11月22日,繁峙县传出“百名绣娘代工刺绣”项目落地的喜讯。

在“山西品牌中华行”上海站活动中,合作伙伴看中繁峙晋绣坊的“晋绣”工艺品,与“晋绣坊”总经理贺晨飞签订“百名绣娘代工刺绣”合作项目。该项目将为拿到培训合格证的“繁峙绣娘”创造脱贫致富的新舞台。县妇联主席张巧香表示,县妇联与“晋绣坊”已对项目实施、绣娘报名等事宜进行部署,届时将有名绣娘进入刺绣车间工作。这个项目将为每个贫困妇女带来两万元左右的年收入。

“晋绣坊”与北京、深圳、西安等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年来共签约3万元的订单,销售绣品多万元,使“晋绣”成为知名品牌。现在,吕反娥牵头的“晋绣坊家庭绣娘”保德工作站,参与绣娘已达30人,“晋绣”产生的脱贫社会效益、辐射功能日益凸显。

在爱佳单身交友俱乐部墙上,贴满了恋爱中青年男女的甜蜜照片。截至目前,已有对恋人准备结婚。近年来,忻府区妇联把青年男女的婚恋问题作为创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和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用法具体是怎样
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