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推进一批,集中开工一批,集中落地一批,集中签约一批,策划储备一批 为贯彻落实全省市级经济发展推进会精神,实施“各类申报项目受理材料大起底”,对项目建设“回头看”。市政府决定,从今日开始,集中时间精力,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市深入开展以抓好“五个一批”为重点的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推动项目策划、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等工作,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为经济进一步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集中推进一批在建项目的关键,是切实解决在建项目存在的问题。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在摸清在建项目底数的基础上,认真排查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人和事,有效解决资金投入、用地供应等问题,帮助完善立项、征地、环评、规划、施工许可等手续,同时严厉打击无理阻工闹事、强买强卖等行为,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支撑和带动作用大的主力项目,由书记和县(市、区)长亲自抓,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项目的实质性推进。对已建成或部分建成的项目,倒排工作计划,加快设备安装调试,加快竣工验收进度,重点保障流动资金、用电、用水、通信、道路、招工等生产要素配套到位,使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应在主动服务、完善手续上下功夫。以各县(市、区)上报的个重大产业项目和年初确定的个拟开工项目为重点,进一步理清未开工项目立项、征地、环评、施工环境等问题,明确分工专人负责,主动搞好服务,加大审批手续办理和问题解决力度,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推动“大起底”申报材料、经过努力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迅速开工建设。 集中落地一批项目,要抢抓产业转移、民企入晋等机遇。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全市上下要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作为重点承接区域,把装备制造、IT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作为重点承接产业,以原平工业园区、忻州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和各县产业集聚园区为重点承接载体,主动搞好衔接,积极创优环境,灵活兑现承诺,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入忻落地。要抓住全省民企入晋政策举措出台的大好机遇,充分运用民企入晋项目签约活动和其他方式签约成果,切实做好签约项目落地的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落地的成熟度。同时要充分运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成果,精心组织力量,搞好深度对接,强化落地措施,确保更多的在外忻州企业家带着项目回家乡投资兴业。 集中签约一批主力项目,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各县(市、区)要紧密结合本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组织力量采取定制招商、靶向招商、驻点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手段,签约一批各具区域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 集中策划、储备一批项目,绘好未来经济发展蓝图。各县(市、区)要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对照省市项目储备入库要求,按类别精心策划储备一批体量大、质量高的好项目、大项目。针对全市在库项目不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缺口较大、持续投资增长乏力的问题,对照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大在库项目投资基数。 为推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顺利开展,我市成立了忻州市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领导组,负责领导全面工作,研究解决重大决策问题。市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同时下设“五个一批”和舆论宣传等6个专项小组,负责百日攻坚行动“五个一批”工作的具体推进指导。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确保百日攻坚行动“五个一批”工作、每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各环节的工作都明确实施主体、服务主体和推进主体。 绩效考核是推进百日攻坚的重要保障。各县(市、区)在每月8日、18日、28日要将本区域10日内的工作情况对口报告“五个一批”推进组。我市继续对全市项目建设进行巡回观摩,按照相关考核办法,综合对各县(市、区)组织分类考核,进行评比排队。 来源:忻州日报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