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医院订阅哦!

最美家庭

第十期

忻州市“最美家庭”风采展示

———忻州市妇联

01

吴海兰家庭

孝老

爱亲

敬业

奉献

吴海兰家庭

家住宁武凤凰西大街栖凤苑小区

吴海兰家庭是一个美满和谐的四口之家,丈夫利勇经营着一家公司,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十一岁,小儿子四岁,俩个孩子好学懂礼,一家人和睦温馨,互敬互爱,孝敬老人,积极乐观,待人友善,敬业奉献,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

家庭和睦互敬互爱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吴海兰的丈夫利勇工作忙,总是早出晚归,有时一连半个月不回家,很辛苦,有困难,二人一起想办法解决,在辅助丈夫成就事业的同时,她自己也收获了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本这这种教育理念,她在带孩子的时候都是要求自己先做到。

孝敬老人积极乐观

吴海兰一直要求自己是家里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特别要在孝顺父母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们也从小像一个个小太阳,有慈悲心,有爱心,孝顺和善。她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母亲对待爷爷奶奶像亲生父母一样,父亲更孝顺,她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对长辈的孝顺之道。她的公婆不在本地生活,特别是海兰丈夫的爷爷奶奶前几年在世的时候,每到中秋、春节,她就带着一家人回公婆老家,陪着老人们一起过年过节。暑假里也抽轮休带孩子回老家,帮着老人摘菜、烧水、喂驴等干其它农活,海兰和婆婆一边干活,一边聊聊家常事,其乐融融,婆婆更是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

待人真诚敬业奉献

工作中,吴海兰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更是时刻发挥自己党员的带头作用。她时常带着自己的队伍深入社区,笑脸和善的向社区居民们沟通走访,一方面落实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掌握辖区内的住户情况。走访中,遇到那些老,弱,病、残等困难户,她会一一将生活详细情况做好登记,等遇到优待政策时,她就会带着团队上门服务,确保政策着着实实让群众受益。

积极向上不断学习

吴海兰常说,现在整个社会节奏都快,国家都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得乘着年龄还不算大,抓紧学习。为了不断提升自己整体素质,她一方面经常学习党的新要求、新政策,另一方面又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认真学习各种群众身边需要的各种服务本领,育儿、健康、养老、急救、国学等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

家不一定要奢华,但一定要温馨。不一定要万贯家财,但一定要家风优良,不一定要人人优秀,但一定要积极自强。最美家庭应该是平凡的家庭,也应该是不平凡的家庭,只有更多一些这样一个个立足自身,修身齐家的家庭,社会才会和睦友善,进步温暖,国家才会幸福满满,共建小康。

02

徐焕娥家庭

孝老

爱亲

大爱

无私

徐焕娥家庭

家住定襄县河边镇河边一村

这是一个六口人的幸福家庭,祖孙三代同堂,女主人叫徐焕娥,丈夫曲树俊,生有一儿一女,这家人生活过的非常美满,夫妻和睦相处,上敬老,下爱幼。夫妻二人勤俭持家、辛勤劳动将老宅院翻修成漂亮的新房,让公婆住在东面最好的正房。

●●●

这家人通过辛勤劳作,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儿子结婚,女儿外嫁,起房盖屋,添子添孙,几件人生大事办完后,总算松了一口气,日子过的平静快乐。可天有不测风云,年10月25日,婆婆突发脑梗,虽经各方医治,钱花的不少,病没治好,瘫在了床上,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至今十四年有余,更不幸的是年,公公也病逝,婆婆的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加上双目失明,情绪波动大,徐焕娥同丈夫精心料理婆婆的生活起居,从生活上感情上感化婆婆,让她重塑生活勇气。

祸不单行,年丈夫外出打工,不慎从楼顶坠地,虽经及时抢救治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最终保住了丈夫的性命,却成了植物人,睡在床上,一动不动,睁着眼睛,不会与人沟通,不会进食,每天喂流食,这对于徐焕娥来说,可谓是万箭穿心,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徐焕娥凭着坚强的意志,凭着一颗善良的心,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凭着孝敬公婆和伺候丈夫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她勇敢面对,十几年如一日,她无怨无悔的精心伺候着婆婆和丈夫。一个院里两头跑、给他们天天穿衣裳喂饭,洗手脸、端屎倒尿,从未有怨言,疏忽和怠慢,无论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无不称颂。

为了维持生活,每天加班加点抽空洗衣做饭处理家务,为了生活每年还得种地,她起早贪黑整地种地浇地收割。为了生存儿子必须外出打工,媳妇又刚做月子,照顾小孙孙,每天接送孙女上下学也成了她的任务,她也年已花甲体弱多病,如此沉重的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使她喘不过气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是何等的艰难,徐焕娥背驼了,腰弯了,头发白了,身体瘦了,可每当她出现在街巷时,总能看到她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她说:“爱和责任,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对婆母我要尽自己做媳妇的责任,对丈夫我要尽做妻子的责任,对媳孙我要尽做母亲的责任。”朴实的话语,日复一日的行动,彰显了大爱无私,谱写了人间真情。

镇妇联,两委了解到她家的困境,将她家定为扶贫重点户,妇联组织志愿者,帮她家打扫卫生,农忙时帮助春耕秋收,支村委决定给她办个底保吧,她说先给更困难的人吧,县人才交流中心帮扶给她家十六只母鸡,她笑容满面地领回去精心喂养,她说:婆母和丈夫有家鸡蛋吃了,有长余还能卖点钱买点药,她常说,共产党好,干部们关心人,可咱尽量不要拖累国家,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她用行动彰显了一位普通中华女性的大爱和美德,她是我们女性学习的榜样。

03

于清香家庭

大爱

无言

守护

幸福

于清香家庭

家住忻府区秦城乡部落村

于清香,今年44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的丈夫杨秀良年半身瘫痪,妻子于清香精心照料,挑起家庭的重担,当时,她既要伺候卧床不起的丈夫,还要培育7岁的女儿、3岁的儿子。15年来,这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共处,你敬我爱。

●●●

于清香,今年43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的丈夫杨秀良,现年47岁,年被滚落的矿石打坏了神经,半身瘫痪,终身残疾,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整体卧床不起,动弹不得,成了一级残废,妻子于清香没有被突如其来打击摧垮,而是面对事实,依然坚强,对丈夫精心照料,耐心伺候,忙里忙外,跑前跑后,端屎端尿,饮水喂饭,洗洗涮涮,一个年轻的女子勇于挑起家庭的重担,既要伺候卧床不起的丈夫,还要培育7岁的女儿、3岁的儿子,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始终如一,毫无怨言,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她还要抽出时间来打些零工,贴补家用,供子女们读书。15年来,她不离不弃,没有丝毫远走高飞的念头,一心一意操持家务,日子过得虽苦,但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共处,你敬我爱,小日子过得还是有滋有味,幸福美满,被村里誉为名正言顺,理所当然的“最美家庭”的推荐人。

在她的言行的辐射带动下,以点带面,辐射燎原,全村“最美家庭”的人和户连连涌现,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良好的家风蔚然成风。

04

张爱英家庭

爱岗

敬业

友亲

睦邻

张爱英家庭

家住繁峙县瑞福苑小区

这是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家庭的女主人叫张爱英,丈夫侯明虎与她都是人民警察,一双儿女都在读书,夫妻两人在县公安局工作了二十三个年头。这家人,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

张爱英,从警20年来,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立足本质,扎实工作,默默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安民警的本职,她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单位领导和同事普遍认可的同志,丈夫侯明虎与她在同一单位工作,担任繁峙县公安局预审队队长一职,一双儿女都在读书。

两人自年结婚以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一直聚少离多,在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张爱英同志平时严格要求自已,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领会上级精神实质,以扎实的功底领航本职工作,在全局的政工考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先后获得了省、市、县的多项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特别是年3月,她负责的政工监督室先后被县局评为先进集体,被忻州市妇女联合会评为“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被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妇女职合会评为“巾帼文明岗”。

在工作中,他们夫妻俩要求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由于他们平时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形成了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夫妻敬爱岗事业有成,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05

郭爱英家庭

勤劳

朴实

宽厚

孝顺

郭爱英家庭

家住河曲县沙泉乡寨坡村

郭爱英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丈夫郭贵荣与她同村,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勤劳、朴实、宽厚、孝敬,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这个家庭的优秀事迹,犹如一杆标尺树在村里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不断蔓延。

●●●

郭爱英是土生土长的河曲县沙泉乡寨坡村人,从小长在村里,父亲当了18年村队长,她跟随父亲我见证了村里的发展与变迁。小时候由于家贫,郭爱英承担起家中老大的义务,放弃读书,拔草、喂猪、照看家中最小的孩子……

18岁时由于父亲病重,为了就近照顾生病的父亲,嫁给同村的郭贵荣,当时丈夫一家异常贫困,住的还是旧时的土窑洞,结婚用的家具都是从亲戚家借的,包括做饭用的锅。但郭爱英夫妇并没有被贫困吓倒,夫妻二人结婚后就开始家庭建设,自己造地基,借钱盖房子,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才断断续续把房子盖起来。

夫妻俩同心同德,拧成一股绳,把饥荒还清,丈夫做过煤窑工、走工程、打石头、养车……郭爱英养过猪、兔子、羊……夫妻二人勤劳节俭渡过了人生中最最难熬的十几年,还把父亲临终托付的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照顾大,还帮助弟弟妹妹结了婚,帮助弟弟一起买了运输车,依靠运输营运为生,如今弟弟一家在村里也是拔尖户。

郭爱英自己不识字,深受其苦,因此她坚决培养孩子好好读书,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目前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媳妇是一名人民教师,女儿还在念大学。虽然没念过书,但是郭爱英勤奋好学,心灵手巧,从电视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她爱科学种植养殖,一有新想法,就给村里的村民传授。在村里做文明的表率,村里的大小事务热心参与,积极带领村里的人们进行乡村建设,比如村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都是积极参与。

郭爱英一家虽然是丈夫四个弟兄中最小的一个,但赡养老人的义务却是一力承担,婆婆得了风湿性关节炎,郭爱英照顾了老人17年。现在她一有时间就在村里帮助孤寡老人排忧解难,帮助村民理发、帮助孤寡老人缝衣服等,谁家有事随叫随到,谁家有农活忙时她主动去帮忙。

积极为村民办事,郭爱英说,一家好不算好,她要带领村民整体过上小康幸福的生活,去年开春,郭爱英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开始销售肥料、籽种,优质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乡亲们的好评。在农闲时节郭爱英帮助村民销售土豆,给村民往回调优质土豆种子,这一做就是十几年。如今她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06

周文淇家庭

相亲

相爱

勤劳

致富

周文淇家庭

家住忻州市代县东关七一巷

这是平凡的一家三口,也是幸福的一家,这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努力工作,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

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周文淇夫妇二人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丈夫在外工作,妻子操持家务。周文淇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丈夫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周文淇从事收费站的几年工作中,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她努力学习各种本领和知识。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努力创业勤劳致富

夫妻二人于年5月正式注册了代县磨坊晋龙钢材大全,批发各种规格的钢管,开始创业,夫妻二人兢兢业业,起早贪黑。起初没有经济能力雇佣员工,所有的活都是自己干的,有付出就有回报。从刚开始一个很小的零售门市,做到现在占地平方米的各类钢材批发公司。

邻里和睦助人为乐

 真心待人是这家人的处事态度,这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都热心帮助。

 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这个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这家人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07

王玲家庭

互敬

互爱

公益

奉献

王玲家庭

王玲一家,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乐于助人,生活美满幸福。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温馨的家庭环境,宣扬着浓浓的亲情。家庭成员都热爱学习,崇尚科学,重视家庭教育。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

互尊互爱孝老爱亲

王玲一家彼此宽容、谦让、谅解,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夫妻二人取长补短、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在对待长辈方面,嘘寒问暖,家里重活,从不让老人累着,同样父母也关爱、体谅儿女,尽心尽力帮助照顾好孙女。

爱岗敬业脚踏实地

王玲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先后被评为“市德育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丈夫董大勇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耕耘,多次被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安全委员会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女儿董昱妍,尊老爱幼、待人诚恳、热爱班级、关心同学,勤奋好学。

热心公益同情弱者

爱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是一种小爱,如果把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便成就了一种大爱。这家人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需要帮忙,尽最大能力去帮助。这家人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加各种募捐活动,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

勤俭节约发扬美德

这家人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淘米水浇花,孩子的算术草稿本和做完的作业本的反面变成二次纸张继续使用……时时处处做到勤俭节约。

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共渡风雨人生,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08

王小红家庭

孝老

爱亲

勤俭

节约

王小红家庭

家住原平市大林乡黄道村

这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四口之家,女主人王小红和丈夫李永刚都是黄道村村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这家人彼此真诚相待、互相包容,善良的公婆、勤劳的丈夫,在家里王小红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她也坚持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孩子。

●●●

王小红和丈夫李永刚夫妻之间互敬互爱。生活琐事中难免会有小摩擦,每次他们都能彼此宽容,从对方角度考虑,化解矛盾,构建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

在对待长辈方面,她和老公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对待老人。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每次全家人一起吃饭时,我们总是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夹,让她们多吃点。上街时,也会惦记着给老人添置新衣服、新鞋子。为了让他们身体健康,经常会买些水果、钙片、等营养品,让老人增加营养、滋补身体。有空时,带着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重大节日和父母一起庆祝。家里有些重活都要自己干,不让老人累着。公公婆婆也同样关爱、体谅她们,尽心心力的帮助照顾儿女。

丈夫李永刚在村里共耕种着三十多亩地,家里还养了辆拖拉机,每年春天全家人都下地忙农活。忙完自己家地里的活,还要帮村民们耕地播种,早出晚归,村里年轻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了,地里撒化肥的活落到了老人妇女身上,王小红夫妇便帮助老人妇女们一起撒化肥,从来不求回报,有时中午也顾不上回家吃饭,由公公婆婆在家做好饭送到地里吃。春秋两次耕地时节都是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们全家人毫无怨言,把帮助别人当成快乐的事,将热心助人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们都说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王小红和婆婆的感情就像母女关系。婆婆每次和人说起儿媳都由心的夸奖。王小红觉得为人子女者照顾老人是应该的,老人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做小辈的也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爱护老人。她希望公公婆婆身体健康。婆媳二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将家里的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家和万事兴,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这个家庭充满着温暖与幸福。

王小红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09

杨红龙家庭

友亲

睦邻

孝老

爱亲

杨红龙家庭

家住原平市子干乡蔡家岗村

杨红龙一家四口人,丈夫蔡子勇,她俩有一女一子,两人同心同德,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助人为乐,团结邻里,教子有方,关爱孩子,同情弱者,两人建起了和谐美满的家庭,受到全村人的称赞。

●●●

自从杨红龙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开始,就担起了照顾70多岁公婆的重担,年,80多岁的公婆相继去世,在世时,公公婆婆都患有心脏病多年,且腿疼走路困难,公公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杨红龙每天和妯娌蔡金花照顾公婆无微不至。妯娌俩每日三顿饭做好总是先给老人送到再自己吃。

婆媳三家住在一个院里十多年,杨红龙两个孩子,妯娌金花三个,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四岁从来没有面红过,更没有打过架。杨红龙时刻提醒自己作为老大,包容一切,蔡金花虽年轻,然而时刻受嫂子的影响,对老人也非常孝敬。公公在去年六月确诊肺癌后,杨红龙和金花两人每天给洗衣喂饭。特别是杨红龙,丈夫养鸡三千多只在公公确诊后,她说让丈夫把鸡卖掉,专心侍候老人。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对孩子的培养她们也不怠慢,为了让孩子从小有个好的培养环境,她把孩子从幼儿园就送到距离5里的西南贾上学,每天两趟接送上放学。对待妯娌的孩子视如己出,很多人以为是她自己的女儿。

杨红龙夫妇,邻里关系也非常好,深得邻里的信任和尊重。经常和邻居们做营生,特别是每逢过年过节,她妯娌二人天天给邻居们蒸捏花馍等。她们之前养鸡,更是货真价实。从不缺斤短两,而且,还把稍有碰撞的添给人们。有困难的欠了帐她们从不追究,其实,她们也不富裕,她们夫妇从不受多说话。但见了人总是满面笑容,这家人的言行深得邻村人的好评!

杨红龙夫妇不但关爱自己家人,近至乡里乡亲,远亲戚朋友,都能见到她的关爱,她们还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捐赠衣物等,在她们的带动下,儿女们也在学校成了爱心人,小小年纪好善施乐,积极帮助同学,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一个美好的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奉献爱,家才会温暖,只有每个家庭幸福了,我们的村庄才会美丽,我们的社会和祖国才会更加然荣昌盛!

10

王杏花家庭

勤俭

孝顺

传承

家风

王杏花家庭

家住神池县义井镇小辛庄村

这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女主人叫王杏花是小辛庄村妇联主席,王杏花孝敬父母公婆在村里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两个女儿从小在母亲辛勤的培育下,力求上进,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受到村民的称赞。夫妻结婚二十余年,互敬互爱,是朋友、同事眼里的模范夫妻。

●●●

神池县义井镇小辛庄村王杏花家庭,居住在小辛庄村,全家四口人。孝敬老人,人人称颂。她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对公婆也一样,逢年过节,买礼物都是两份。她孝敬父母公婆在村里大家都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两个女儿从小在母亲辛勤的培育下,力求上进,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受到村民的称赞。夫妻结婚二十余年,互敬互爱,是朋友、同事眼里的模范夫妻。

从小家贫,使她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也把良好的家风传给了下一代。两个女儿在她的培养教育下从小便养成了尊老爱幼,自强独立,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她还带动村里妇女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妇女跳广场舞、刺绣等各类文化、手工活动,带领妇女学习各类知识,提高妇女群众的知识水平,召集妇女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妇女提升了自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知识而且大部分妇女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11

高清华家庭

爱岗

敬业

友亲

睦邻

高清华家庭

家住五台县高家庄村东西大街67号

高清华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她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

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高清华平时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不让她被家中事务分心,丈夫主动承担了做家务、种菜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丈夫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高清华从事村里的妇联工作六年多,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及时学习和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各种本领和专业知识;在村委会工作中,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村委会的一员,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她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都热心帮助。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时村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尽量给予帮助。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高清华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她和丈夫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等可降解的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长按







































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
白癜风偏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