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船,又称水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在陕西、山西、河北境内各地都广为流行。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逢年过节,特别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时候,跑旱船与扭秧歌、闹花灯一起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跑旱船,因其表演技艺简单,道具制作经济,成为忻州地面活动较为普遍的大众化民间文艺形式。每年元宵节,忻州的许多村庄都会组织旱船表演,例如逯家庄、南关、后东高等村社。表演跑旱船时通常由若干只旱船组织成一支表演队伍,前面有一个老翁拿桨(划船的工具)划行领航,前行后退地走花步表演,他在左行、右行和转弯时还要做些亮相动作。船队的表演路线全靠他指挥行进。每只旱船是由坐船姑娘和划船老汉配合表演姑娘走碎步,老汉手持船桨划船,走十字行进步。旱船的表演步伐虽简单,但形式不少,一般采用:“水溜溜”“绕八字”“蛇蜕皮”“跑圆场”“二龙出水”“双进门”等十余种。跑旱船时,有锣、鼓、钹、唢呐等乐器伴奏,气氛喜庆,红火热闹,极具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旱船的制作经济简单。制作旱船是用细竹竿绑成船型架子,大小不等,中间用竹竿绑个“井”字架,“井口”既是船舱的部位,也是表演者的位置,顺着船舱四角竖四根竹竿,为船舱四个柱子,然后在上面制作船舱顶部。船的骨架绑好后,用彩绸布围好各个部位,船顶用红和黄的彩绸布裹好,船板用土黄色布绷面,船帮周围用绿色彩绸围起,船舱内用红色布条栓在舱两边,演出时表演者将红布条架在肩上,撑起旱船,两手握住船舱两边摆动前进。 跑旱船时,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如今许多地方的跑旱船,不再男扮女装,而是由姑娘媳妇化妆后直接表演。 随着时代的发展,跑旱船的表演内容也随之变化发展。近年来一些村里,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摩托车装饰成“旱船”,由人驾车,结队前进,在前进中表演各种队形,也十分吸引观众。跑旱船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表演艺术给节日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形成了一种滑稽幽默、妙趣横生、富有地方色彩的独特人文景观。 (撰稿王燕) 秀容在线投稿邮箱:xrzx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