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哪家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6.html 大力弘扬“三个文化”,讲好忻州故事 ——忻州作家张斯直“三个文化”创作简述 年12月8日原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山西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进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年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就此开始了全省“三个文化”的创作热潮。借助全省“三个文化”的强劲东风,忻州市宣传文化部门也连续在年、年、年宣传工作会上,把“三个文化”创作作为文化创作的重点内容,我市作家张斯直同志的“三个文化”创作也就在这样的形势要求和背景下展开,并受到从市到全国有关专家、编辑的重视和支持,他所创作的“三个文化”作品得以迅速、大规模发表,五年来一共发表篇,其中省级以上余篇,多个方面指标刷新全市,甚至全省,在忻州、山西甚至是全国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一、创作依据。 如文中开头所述,张斯直“三个文化”作品创作首先来源于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的要求,在年初直到年省市都把“三个文化”创作作为重点,号召全省文化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全省创作的大潮流中来,张斯直是全省创作中的一个基层作家。其次,现实要求。忻州地域广博,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有着取之不竭的文化素材。在当今这个文化大发展,旅游大发展的时代,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提升出来,传播传来,对于讲好忻州故事,弘扬正能量意义非凡,同时也能使忻州文化融入到全省全国的大文化发展之中。基于全省政治文化要求,基于忻州文化发展实际,张斯直决定从年开始大力推进“三个文化”创作,以尽一个忻州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二、创作内容 省市宣传文化部门关于“三个文化”创作只是给出了大的方向, 具体到忻府区或者说忻州市,我们文化工作者该如何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如何写出关于“三个文化”的作品,以期达到上级要求和希望呢?这就涉及到具体实际中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发的问题。 1、写什么。深挖忻府区或者说忻州市历史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中去寻找素材。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阅读资料,从有限的县志里发现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从中发现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素材;二、调查采访。很显然,县志上查到的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很大一部分记载十分简单,有时只是一句话,如何把其内容充实和扩张,这就需要调查采访,为此他在区作协秘书长潘德华德协助下,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奔赴乡村,取得写作的第一手素材,五年间先后完成廉吏姜涛、杨敬儒、崔映辰、杨履晋、元好问、焦维域、宁鸿章、徐福麟、李大樑、米毓瑞、郭令宣十一位廉吏的挖掘整理工作,还有蒲阁寨、岳云贵、曹张地道战、韩岩抗战和烈士邢富枝等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此外,南关的程婴文化和西张乡岩峰村的商业文化、鸦儿坑村的寺院文化等也顺便得到挖掘和整理。三、提升主题。历史的记载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符合当代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要求,如何在所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中,整理出符合现时代要求的作品,这就需要对作品主题进行集中和提升,把用处不大的资料去掉,把符合主题的资料尽量采用,以期完成所写作品。 2、怎么写。所谓怎么写就是关于写作的体裁(文本)问题,是用诗歌、散文形式还是小说、戏剧形式?在这个问题上,张斯直同志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形式。首先,为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写作的真实性,他采取纪实散文的写作方式,把写作时间、地点、背景、随行人员、采访对象等一一列出,做到真实采访,真实记录,不随意捏造,不抄袭别人,即使引用资料,也要说出自哪里。这样写出稿件,就能够取得编辑和社会的信任。(让编辑一眼看到是作者自己所写,真实)其次,由于搜集到的素材较多,一篇纪实散文不足以表达其全部思想感情,因此就采用其他文学体裁形式予以表达,如关于廉吏姜涛,除去完成其纪实散文外,还编写了关于姜涛的民间故事,论文及历史剧本等,使姜涛的作品成为一个文学系列。 3、怎么发。作品写完,还有个实现其作品应有社会价值的问题,也就是发表问题。由于他所写作品政治性、时代性、新闻性及地域性都很强,很适合在党报党刊发表,所以他就不断围绕党报党刊投稿,以完成发表作品事宜。同时,为了提高作品采用率,他不断阅读中央和省以上的党报党刊,熟悉报刊栏目和版面,尽量找到发表与自己相似作品的栏目和版面,然后投稿,在极其困难中,寻找发表稿件的突破口。 三、成效影响 通过近五年的“三个文化”(含本土文化及个别纯文学作品) 的创作,他的创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全省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分述如下: 1、报刊发表数量。五年间在市级、省级、中央级报刊共发表稿 件(含重复发表)篇(目前收到,网站除外),其中省级以上余篇,平均每年发表52篇,每星期发表1篇,无论发表数量和层级都达到了他创作的顶峰。(从年开始他统计网站发表数量,年发表88篇,年发表78篇。两年合计发表篇。) 2、作品发表主要报刊。他发表作品的主要报刊是:中国纪检监 察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海洋报、人民代表报、山西政协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山西科技报、发展导报、太原日报、忻州日报、广安日报、海安日报、晋中日报、忻州监狱报、忻州晚报、炎黄地理、支部建设、文史研究、山西文化、山西文艺界、政府法治、学术论丛、太原文化、辅导和研究、五台山、文化忻州、忻州职院论坛、忻州艺术、忻州文艺界、忻州老年、忻州档案、忻州科技等30余家。(国内主要网站转载的有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纪检网、求实网等) 3、编印出版书籍。五年间他的作品除去向报刊投稿发表外,还 协助有关部门编成书籍,主要有:《廉吏姜涛》,忻府区政协编,年问世;《忻州民俗》,忻府区历史馆编,年问世;《西张乡乡志》,年问世;《忻州进士米毓瑞》,年问世。) 4、表演作品。五年间他的作品除去发表出书外,还打进忻州演 艺界,展现“三个文化”创作成果,主要有微电影和电视专题片《云中山下小英雄》、《特别的爱》、《乡村梦》、《清廉明达徐继畲》、《廉吏能臣元好问》、《面塑传人刘风兰》等10部;还有诗歌、散文、快板书、小品等表演作品,分别在忻府区招待所、忻州电视台广播大厅、忻州红旗广场、忻州泛华会议室等地演出,均受到好评。 5、转载连载。五年间他创作完成的作品,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 转载和连载作品,五年间有30余篇作品得到连载和转载,主要有《元好问的廉吏观》、《廉吏姜涛的清与痛》、《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廉吏能臣郭令宣》、《忻州秀容书院》、《禹王洞传说》、《走进顿村》、《走进蒲阁寨》等作品,都得以转载或连载。同时个别作品还选入有关书籍出版,如《走进蒲阁寨》选入年出版《烽火山西》一书,《忻州秀容书院》选入年出版《山西六大书院》一书等。 六、获奖情况。五年间他创作的“三个文化”作品还有个别获 得省市奖项,一共获得奖项10个,其中《忻府区廉政文化初探》获年度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 七、社会影响。五年间他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全省全市产生了较 为强烈的影响,其中,《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于年5月15日在中共中央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建安社区于当年开展了《元好问的廉吏观》的学习活动,辽宁省城市建设局制作了学习元好问廉吏观的活动版面,忻州市国税局在纳税大厅专门播发了散文《秋风送我拜廉吏》,忻府区纪委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廉吏能臣元好问》。忻州日报连续在年和年报道了他的创作成果,忻府区委宣传部从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全区宣传工作报告上提到他所发表的作品。 八、所发作品在忻州创造的记录。五年间张斯直所发表的作品 创造或者说打破了忻州作家在中央省市区稿件发表上的一系列纪录:1、五年在市级以上报刊一共发表篇,平均每年发表52篇,每星期发表1篇,其总篇数创忻州历史记录。2、五年间作品发表报刊30余家,五年间作品所发报刊,在忻州名列前茅。3、五年间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稿件18篇,其中头版头条13篇,特别是在年《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怀》、《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家国情怀》、《走进小英雄故里》、《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等5篇纪实散文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头版头条重点推出,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山西基层作家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之最;4、五年间在山西政协报发表11篇,其中连载8篇,发表总数和连载总数均创忻州作家在山西政协报发表之最。5、在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35个民间传说,创忻州发表连载民间传说之最。年在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共分15期发表连载禹王洞传说35篇,对禹王洞进行全面宣传。6、创作上演演艺作品名列全市前茅。五年间上演(朗诵)快板书、散文、诗歌、小品、微电影、专题片20部(个)。7、五年间连载、转载作品30余篇,遍及太原、四川、江苏、广东、忻州等地。其中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影响最大。 年1月14日 附:五年来市级以上发表作品报刊目录(目前收到到篇) 一、年发表作品目录 1、傅山戏剧《红罗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论文,《学术论丛》第一期发表; 2、感受清明;散文,4月3日《忻州晚报》发表; 3、三请傅山;民间传说,4月10日《忻州晚报》发表; 4、元好问诗《野史亭雨夜感兴》;评论,4月12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5、神牛示意;民间传说,4月17日《忻州晚报》发表; 6、抗怀先正典型在;评论,4月19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7、追觅元遗山;散文,5月10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8、元好问游陀罗山;民间传说,5月15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9、元好问诗《读书山雪中》赏析;评论,5月24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10、傅山三上陀罗山;民间传说,5月29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1、从北路梆子《金水桥》看唐代前期的刑法原则;论文,《忻州文艺界》第一期发表; 12、我爱双乳湖;诗歌;6月7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13、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散文,6月10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4、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散文,6月12日,《忻州日报》发表,转载。 15、民族精神的弘扬。评论,《五台山》第四期发表。 16、抗怀先正典型在。评论,《五台山》第四期。 17、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忻州职院学报》第一期发表,转载。 18、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6月22日《忻州监狱报》发表,转载。 19、忻州美。歌词,7月5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0、廉吏姜涛留给我们的启示。论文,7月15日《忻州日报》发表。 21、美在深处。散文,7月19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2、姜涛月下读书。民间故事,7月31日《忻州晚报》发表。 23、姜涛为侄子求情。民间故事。8月7日《忻州晚报》发表。 24、走进蒲阁寨。散文,8月12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5、那堪萧萧雪满头。论文,8月16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6、走进蒲阁寨。散文,《五台山》第八期发表。 27、慷慨激昂的抗日壮歌。论文,《五台山》第八期发表。 28、红色经典,光辉永恒。论文,8月26日《山西日报》发表。 29、缅怀英雄的抗战精神。散文,8月30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0、盛世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9月16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31、姜涛写诗救人。民间传说,9月18日《忻州晚报》发表。 32、颂歌献给共产党。评论,9月《太原文化》第四期发表。 33、盛世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9月26日《人民代表报》博览周刊发表。 34、感悟明镜青天姜涛。论文,9月3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35、颂歌献给共产党。论文,10月18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6、两个苹果。诗,10月23日《山西发展导报》副刊发表。 37、热爱麻雀。散文。10月30日《忻州晚报》发表。 38、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11月1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9、廉吏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11月18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40、弘扬北路梆子艺术。论文,11月22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41、杨履晋:刑必于民心。散文,11月25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42、切不可忽视文化扶贫。论文,11月29日《忻州日报》发表。 43、体味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散文,《政府法制》11期发表。 44、守候冬天。诗,12月18日《发展导报》发表。 45、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结。散文,12月19日《人民代表报》发表。 46、走进青史话直臣。散文,《政府法制》第12期发表。 47、崔映辰:为官者必须施政作为。散文,12月25日《山西政协报》发表。 48、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出忻州精神。随笔,12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49、米毓瑞《朋党论论》赏析。评论,12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50、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散文,1月3日《忻州日报》发表。 年发表作品目录 1、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1月3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 2、忻州如何发展文化旅游;1月17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 3、森林里的情话;1月19日山西发展导报发表; 4、乔吉:元散曲代表;太原文化第一期; 5、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节;政府法制第一期; 6、廉吏能臣崔映辰的清与痛;2月24日山西日报第一版; 7、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节;3月20日忻州日报第一版; 8、文韬武略宁鸿章;4月20日山西政协报; 9、慷慨激昂的抗日赞歌;4月24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0、禹王洞:人间仙境,世外桃源;4月29日忻州晚报; 11、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怀;5月11日山西日报第一版; 12、一代廉吏元好问的家国情怀;5月15日忻州日报第一版; 13、大力弘扬北路梆子艺术;6月山西文化第一期发表; 14、元好问经国济世的情怀;6月22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15、烟雨系舟山;6月28日三晋都市报发表; 16、走进小英雄故里;6月29日山西日报发表; 17、忻州民俗至生辰寿诞;7月1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8、走进小英雄故里;7月3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9、忻州民俗之迎娶;7月15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20、民族精神的传承;7月27日太原文化第三期发表; 21、热爱麻雀;7月山西绿色散文选出版; 22、北京科技大学生来忻州学面塑;8月2日忻州晚报; 23、忻州民俗之礼仪;8月5日忻州晚报发表; 24、走进海南;8月15日中国海洋报发表; 25、游五台山·五台行;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6、游菩萨顶;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7、观显通寺铜塔;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8、黛螺顶拜佛;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9、夜宿仰佛山庄;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30、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家国情怀;8月24日山西日报发表; 31、忻州民俗之民居建筑;8月26日忻州晚报发表; 32、三集微电影廉吏姜涛;忻州文艺界第一期发表; 33、元散曲巅峰代表;9月学术论丛第四期发表; 34、秋风送我拜廉吏;9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35、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9月山西传媒集团出版社出版; 36、刘德荣和他的戏剧艺术;9月山西传媒集团出版社出版; 37、元杂剧的中心平阳;山西文艺界第17期发表; 38、元好问诗野史亭雨夜赏析;山西文艺界第18期发表; 39、忠贞一片感天地;太原文化第四期发表; 40、郭沫若与大海;10月10日中国海洋报发表; 41、陶醉在秋天的芬芳里;10月14日发展导报发表; 42、走进遗山园;文化忻州第四期; 43、人民文艺观;11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六版发表; 44、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12月14日山西日报; 45、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12月25日忻州日报转载; 46、焦维域、勤奋理政,敢于担当;12月21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47、秋风送我拜廉吏;《先锋队》11期下旬刊; 48、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年12月《山西文化》第六期。 年发表作品目录 1、清代廉吏焦维域;1月9日太原日报转载; 2、春联(四副);1月22日忻州日报发表; 3、廉吏姜涛,社稷之臣;2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4、试论元好问散曲的历史地位;2月19日忻州日报发表,连载; 5、馨香久远,华光璀璨;2月22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6、张永林七拜元好问;2月24日忻州晚报发表; 7、廉吏直臣杨敬儒;3月6日太原日报发表; 8、元曲访谈;3月10日山西晚报; 9、元曲访谈;3月15日晋中日报转载; 10、缅怀能臣宁鸿章的家国情怀;4月5日山西日报发表; 11、清明节感悟;4月7日发展导报发表; 12、缅怀能臣宁鸿章的家国情怀;4月9日忻州日报发表; 13、读书山上看杏花;4月23日忻州日报发表; 14、走进遗山园;太原文化第一期发表; 15、漫溯忻州家风;4月28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6、晋祠自古夸名胜;5月8日山西晚报发表; 17、元好问的廉吏观;5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18、小事快办,赢得民心;5月23日忻州晚报发表; 19、论文《元好问廉吏观》6月4日广安日报发表; 20、《廉吏姜涛》五台山第二期连载;(6月8日) 21、《廉吏姜涛》五台山第三期发表;(6月19日) 22、《读书山上看杏花》;太原文化第二期发表;(6月19日) 23、《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辅导与研究第一期;(6月26日) 24、微电影《云中山下小英雄》;6月26日公演; 25、纪实散文《挖掘程婴文化的人》;7月12日山西日报发表。 26、论文《忻州元氏家风》7月年3日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发表。 27、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文化忻州》第三期发 表。 28、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太原文化》第三期发 表。 29、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文史研究》发表。 30、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8月9日海安日报社第五版发表。 31、论文《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8月11日《忻州晚报》连载。 32、论文《宽容厚重的忻州家风》8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33、论文《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研究和辅导》第三期发表 34、论文《应重视元好问中医理论研究成果》9月24日《忻州日报》发表。 35、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10月23日《太原日报》发表。 36、论文《试析北路梆子老三篇》《学术论丛》第三期发表。 37、论文《元好问的教育观》11月19日《忻州日报》发表。 38、散文《程婴故里话诚信》12月3日《忻州日报》发表。 39、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12月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转载 40、散文《曹张地道战那些事儿》12月20日山西日报发表。 41、散文《走进蒲阁寨》收入山西出版社《烽火山西》一书。 42、忻州元氏家风12月第四期《忻州老年》发表。 年发表作品目录 1、论文《绵长博大的家训文化》1月1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 2、论文《刍议续夷坚志》1月21日《忻州日报》发表。 3、散文《徐继畲的民本情怀》1月22日《太原日报》发表。 4、民间故事《元好问除夕访民情》2月2日《忻州晚报》。 5、评论《迟到的收获》3月28日《山西日报》发表。 6、通讯《探访象棋村》5月4日《忻州晚报》。 7、论文《元好问为廉吏能臣撰写碑铭》5月7日《太原日报》。 8、《薛明府小考》5月21日《忻州日报》。 9、《忻州编织技艺》说明文5月25日《忻州晚报》发表。 10、《曹张地道战的前前后后》文史散文5月13期《支部建设》发表。 11、《民本情怀,廉吏能臣》忻州日报5月28日发表。 12、《元好问和耶律楚才》太原日报6月11日发表。 13、《种瓜能人王智明》忻州晚报6月26日发表。 14、《魂牵梦绕是忻州》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5、《永远的景仰》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6、《侍郎碑前》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7、《崔映辰的清与痛》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8、《廉吏的情怀》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9、《烈士的足迹》五台山第五期发表 20、《寻找烈士的足迹》忻州日报7月1日发表。 21、《人杰地灵是汾源》五台山杂志第四期发表。 22、《鸦儿坑村大力推进民俗文化园建设》忻州晚报7月12日发表。 23、《从元好问的碑铭表看其廉政情节》忻州日报7月29日发表。 24、《久远厚重福田寺》忻州晚报8月3日发表。 25、《寻找烈士的足迹》忻州档案第四期发表。 26、《北京知青返乡啦》忻州晚报8月7日发表。 27、《好将美酒对山眠》太原文化第三期发表。 28、《西游记里的海》中国海洋报8月9日第四版发表。 29、《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学术论丛第二期发表。 30、《廉吏姜涛》忻州艺术第二期发表。 31、《瓦滓地的由来》忻州晚报8月24日发表。 32、《杨敬儒四本奏疏谏康熙》忻州日报9月9日发表。 33、《徐主持舍命救人》太原日报9月10日发表。 34、《拜谒廉吏李大樑故居》忻州日报10月21日发表。 35、《汾源灵昭》炎黄地理10月31日发表。 36、《源远流长的汾河水》炎黄地理10月31日发表。 37、《汾河给山西带来什么》炎黄地理11月1日发表。 38、《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炎黄地理发表。 39、《汾河之神,骀台治水》炎黄地理发表。 40、《神奇的万年冰洞》炎黄地理发表。 41、《冰与火的相容》炎黄地理发表。 42、《万年冰洞形成的n种说法》炎黄地理发表。 43、《冰的喀斯特》炎黄地理发表。 44、《韩岩王天成的家传石碑》忻州日报11月11日发表。 45、《廉吏能臣徐福麟》忻州档案第五期发表。 46、《戊戌初夏游忻州伞盖寺》五台山杂志第十一期发表。 47、《一代名将宁鸿章》忻州档案第六期发表。 48、《忻州秀容书院六任山长介绍》忻州日报12月9日发表。 年发表作品 1、元好问和耶律楚材,1月20日忻州日报发表。 2、百花园里正春天,2月20日山西日报。 3、元好问眼中的春天,3月25日太原日报; 4、杨建平的唢呐情节,4月14日忻州日报; 5、从元好问诗歌中寻找春天,4月14日忻州日报发表; 6、走进部落村,倾听唢呐八音,4月19日山西日报发表; 7、西张乡名优特产豆腐干的品牌故事,4月21日忻州日报发表; 8、刘凤兰的面塑人生;5月26日忻州日报发表; 9、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5月26日忻州日报发表; 10、元好问和耶律楚才;太原文化第二期发表; 11、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6月14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第三版发表;12、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6月20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13、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6月2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14、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6月30日忻州日报发表; 15、党啊,我有话对你说;7月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16、面塑,美丽的人间艺术;7月12日山西日报发表; 17、微电影《乡村梦》举行启动仪式;7月12日忻州晚报发表; 18、二郎担山;7月2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连载,共15期); 19、天王弃塔;7月2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0、凿洞泄水;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1、壮汉探宝;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2、二仙对弈;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3、深洞用兵;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4、秀容书院的六位山长;忻州文化第二期发表; 25、探寻忻州岩峰王家的经商之路;8月4日忻州日报发表; 26、八戒归洞;8月8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7、傅山吟诗;8月8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8、石柱探险;8月1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9、铁骨虎胆;8月1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0、神龙化山;8月2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1、东岩夜月;8月2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2、好问读书;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3、傅山作画;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4、神助缞草;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5、淳风话宝;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6、石梯铺云;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7、王维画梅;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8、一方圣土;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9、禹王河捞;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0、群鸦喋血;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1、元好问的粮食观;9月16日太原日报发表; 42、培殿斩蛇;9月1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3、元好问的粮食观;9月22日忻州日报发表; 44、三请傅山;9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45、八村建寺;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6、福田还愿;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7、孤松传奇;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8、圣水神泉;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9、培殿斩蛇;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0、魁星垂爱;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1、进士第;忻州艺术第二期发表; 52、清代进士米毓瑞的家国情怀;10月20日忻州日报发表; 53、宝盆归天;10月2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4、寺院除凶;10月2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5、元代散曲看山西;10月忻府区建国70周年作品; 56、天地不毁气长存;10月3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57、踏寺访贤;10月3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58、瓦滓地的由来;10月3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59、任复兴考察秀容书院;11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0、天地不毁气长存;11月6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61、元好问除夕访民情;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2、张永林七拜元好问;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3、汾阳灵沼;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4、米贵云向忻州高级中学赠送物品;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5、走进顿村;11月1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连载(共9期); 66、秀容书院的地理位置;11月17日忻州日报连载; 67、汾阳灵沼;11月2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8、廉吏郭令宣;11月18日太原日报; 69、中国古代是怎么扶贫的;11月20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70、秀容书院的建筑特点;11月24日忻州日报; 71、秀容书院的教育成就;12曰1日忻州日报; 72、致敬读者;12月1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73、祝福,忻州广电;12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74、缘分;12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大力弘扬“三个文化”,讲好忻州故事 ——忻州作家张斯直“三个文化”创作简述 年12月8日原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山西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进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年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就此开始了全省“三个文化”的创作热潮。借助全省“三个文化”的强劲东风,忻州市宣传文化部门也连续在年、年、年宣传工作会上,把“三个文化”创作作为文化创作的重点内容,我市作家张斯直同志的“三个文化”创作也就在这样的形势要求和背景下展开,并受到从市到全国有关专家、编辑的重视和支持,他所创作的“三个文化”作品得以迅速、大规模发表,五年来一共发表篇,其中省级以上余篇,多个方面指标刷新全市,甚至全省,在忻州、山西甚至是全国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一、创作依据。 如文中开头所述,张斯直“三个文化”作品创作首先来源于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的要求,在年初直到年省市都把“三个文化”创作作为重点,号召全省文化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全省创作的大潮流中来,张斯直是全省创作中的一个基层作家。其次,现实要求。忻州地域广博,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有着取之不竭的文化素材。在当今这个文化大发展,旅游大发展的时代,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提升出来,传播传来,对于讲好忻州故事,弘扬正能量意义非凡,同时也能使忻州文化融入到全省全国的大文化发展之中。基于全省政治文化要求,基于忻州文化发展实际,张斯直决定从年开始大力推进“三个文化”创作,以尽一个忻州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二、创作内容 省市宣传文化部门关于“三个文化”创作只是给出了大的方向, 具体到忻府区或者说忻州市,我们文化工作者该如何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如何写出关于“三个文化”的作品,以期达到上级要求和希望呢?这就涉及到具体实际中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发的问题。 1、写什么。深挖忻府区或者说忻州市历史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中去寻找素材。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阅读资料,从有限的县志里发现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从中发现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素材;二、调查采访。很显然,县志上查到的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很大一部分记载十分简单,有时只是一句话,如何把其内容充实和扩张,这就需要调查采访,为此他在区作协秘书长潘德华德协助下,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奔赴乡村,取得写作的第一手素材,五年间先后完成廉吏姜涛、杨敬儒、崔映辰、杨履晋、元好问、焦维域、宁鸿章、徐福麟、李大樑、米毓瑞、郭令宣十一位廉吏的挖掘整理工作,还有蒲阁寨、岳云贵、曹张地道战、韩岩抗战和烈士邢富枝等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此外,南关的程婴文化和西张乡岩峰村的商业文化、鸦儿坑村的寺院文化等也顺便得到挖掘和整理。三、提升主题。历史的记载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符合当代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要求,如何在所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中,整理出符合现时代要求的作品,这就需要对作品主题进行集中和提升,把用处不大的资料去掉,把符合主题的资料尽量采用,以期完成所写作品。 2、怎么写。所谓怎么写就是关于写作的体裁(文本)问题,是用诗歌、散文形式还是小说、戏剧形式?在这个问题上,张斯直同志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形式。首先,为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写作的真实性,他采取纪实散文的写作方式,把写作时间、地点、背景、随行人员、采访对象等一一列出,做到真实采访,真实记录,不随意捏造,不抄袭别人,即使引用资料,也要说出自哪里。这样写出稿件,就能够取得编辑和社会的信任。(让编辑一眼看到是作者自己所写,真实)其次,由于搜集到的素材较多,一篇纪实散文不足以表达其全部思想感情,因此就采用其他文学体裁形式予以表达,如关于廉吏姜涛,除去完成其纪实散文外,还编写了关于姜涛的民间故事,论文及历史剧本等,使姜涛的作品成为一个文学系列。 3、怎么发。作品写完,还有个实现其作品应有社会价值的问题,也就是发表问题。由于他所写作品政治性、时代性、新闻性及地域性都很强,很适合在党报党刊发表,所以他就不断围绕党报党刊投稿,以完成发表作品事宜。同时,为了提高作品采用率,他不断阅读中央和省以上的党报党刊,熟悉报刊栏目和版面,尽量找到发表与自己相似作品的栏目和版面,然后投稿,在极其困难中,寻找发表稿件的突破口。 三、成效影响 通过近五年的“三个文化”(含本土文化及个别纯文学作品) 的创作,他的创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全省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分述如下: 1、报刊发表数量。五年间在市级、省级、中央级报刊共发表稿 件(含重复发表)篇(目前收到,网站除外),其中省级以上余篇,平均每年发表52篇,每星期发表1篇,无论发表数量和层级都达到了他创作的顶峰。(从年开始他统计网站发表数量,年发表88篇,年发表78篇。两年合计发表篇。) 2、作品发表主要报刊。他发表作品的主要报刊是:中国纪检监 察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海洋报、人民代表报、山西政协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山西科技报、发展导报、太原日报、忻州日报、广安日报、海安日报、晋中日报、忻州监狱报、忻州晚报、炎黄地理、支部建设、文史研究、山西文化、山西文艺界、政府法治、学术论丛、太原文化、辅导和研究、五台山、文化忻州、忻州职院论坛、忻州艺术、忻州文艺界、忻州老年、忻州档案、忻州科技等30余家。(国内主要网站转载的有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纪检网、求实网等) 3、编印出版书籍。五年间他的作品除去向报刊投稿发表外,还 协助有关部门编成书籍,主要有:《廉吏姜涛》,忻府区政协编,年问世;《忻州民俗》,忻府区历史馆编,年问世;《西张乡乡志》,年问世;《忻州进士米毓瑞》,年问世。) 4、表演作品。五年间他的作品除去发表出书外,还打进忻州演 艺界,展现“三个文化”创作成果,主要有微电影和电视专题片《云中山下小英雄》、《特别的爱》、《乡村梦》、《清廉明达徐继畲》、《廉吏能臣元好问》、《面塑传人刘风兰》等10部;还有诗歌、散文、快板书、小品等表演作品,分别在忻府区招待所、忻州电视台广播大厅、忻州红旗广场、忻州泛华会议室等地演出,均受到好评。 5、转载连载。五年间他创作完成的作品,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 转载和连载作品,五年间有30余篇作品得到连载和转载,主要有《元好问的廉吏观》、《廉吏姜涛的清与痛》、《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廉吏能臣郭令宣》、《忻州秀容书院》、《禹王洞传说》、《走进顿村》、《走进蒲阁寨》等作品,都得以转载或连载。同时个别作品还选入有关书籍出版,如《走进蒲阁寨》选入年出版《烽火山西》一书,《忻州秀容书院》选入年出版《山西六大书院》一书等。 六、获奖情况。五年间他创作的“三个文化”作品还有个别获 得省市奖项,一共获得奖项10个,其中《忻府区廉政文化初探》获年度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 七、社会影响。五年间他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全省全市产生了较 为强烈的影响,其中,《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于年5月15日在中共中央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建安社区于当年开展了《元好问的廉吏观》的学习活动,辽宁省城市建设局制作了学习元好问廉吏观的活动版面,忻州市国税局在纳税大厅专门播发了散文《秋风送我拜廉吏》,忻府区纪委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廉吏能臣元好问》。忻州日报连续在年和年报道了他的创作成果,忻府区委宣传部从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全区宣传工作报告上提到他所发表的作品。 八、所发作品在忻州创造的记录。五年间张斯直所发表的作品 创造或者说打破了忻州作家在中央省市区稿件发表上的一系列纪录:1、五年在市级以上报刊一共发表篇,平均每年发表52篇,每星期发表1篇,其总篇数创忻州历史记录。2、五年间作品发表报刊30余家,五年间作品所发报刊,在忻州名列前茅。3、五年间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稿件18篇,其中头版头条13篇,特别是在年《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怀》、《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家国情怀》、《走进小英雄故里》、《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等5篇纪实散文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头版头条重点推出,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山西基层作家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之最;4、五年间在山西政协报发表11篇,其中连载8篇,发表总数和连载总数均创忻州作家在山西政协报发表之最。5、在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35个民间传说,创忻州发表连载民间传说之最。年在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共分15期发表连载禹王洞传说35篇,对禹王洞进行全面宣传。6、创作上演演艺作品名列全市前茅。五年间上演(朗诵)快板书、散文、诗歌、小品、微电影、专题片20部(个)。7、五年间连载、转载作品30余篇,遍及太原、四川、江苏、广东、忻州等地。其中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影响最大。 年1月14日 附:五年来市级以上发表作品报刊目录(目前收到到篇) 一、年发表作品目录 1、傅山戏剧《红罗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论文,《学术论丛》第一期发表; 2、感受清明;散文,4月3日《忻州晚报》发表; 3、三请傅山;民间传说,4月10日《忻州晚报》发表; 4、元好问诗《野史亭雨夜感兴》;评论,4月12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5、神牛示意;民间传说,4月17日《忻州晚报》发表; 6、抗怀先正典型在;评论,4月19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7、追觅元遗山;散文,5月10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8、元好问游陀罗山;民间传说,5月15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9、元好问诗《读书山雪中》赏析;评论,5月24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10、傅山三上陀罗山;民间传说,5月29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1、从北路梆子《金水桥》看唐代前期的刑法原则;论文,《忻州文艺界》第一期发表; 12、我爱双乳湖;诗歌;6月7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13、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散文,6月10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4、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散文,6月12日,《忻州日报》发表,转载。 15、民族精神的弘扬。评论,《五台山》第四期发表。 16、抗怀先正典型在。评论,《五台山》第四期。 17、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忻州职院学报》第一期发表,转载。 18、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6月22日《忻州监狱报》发表,转载。 19、忻州美。歌词,7月5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0、廉吏姜涛留给我们的启示。论文,7月15日《忻州日报》发表。 21、美在深处。散文,7月19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2、姜涛月下读书。民间故事,7月31日《忻州晚报》发表。 23、姜涛为侄子求情。民间故事。8月7日《忻州晚报》发表。 24、走进蒲阁寨。散文,8月12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5、那堪萧萧雪满头。论文,8月16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6、走进蒲阁寨。散文,《五台山》第八期发表。 27、慷慨激昂的抗日壮歌。论文,《五台山》第八期发表。 28、红色经典,光辉永恒。论文,8月26日《山西日报》发表。 29、缅怀英雄的抗战精神。散文,8月30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0、盛世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9月16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31、姜涛写诗救人。民间传说,9月18日《忻州晚报》发表。 32、颂歌献给共产党。评论,9月《太原文化》第四期发表。 33、盛世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9月26日《人民代表报》博览周刊发表。 34、感悟明镜青天姜涛。论文,9月3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35、颂歌献给共产党。论文,10月18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6、两个苹果。诗,10月23日《山西发展导报》副刊发表。 37、热爱麻雀。散文。10月30日《忻州晚报》发表。 38、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11月1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9、廉吏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11月18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40、弘扬北路梆子艺术。论文,11月22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41、杨履晋:刑必于民心。散文,11月25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42、切不可忽视文化扶贫。论文,11月29日《忻州日报》发表。 43、体味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散文,《政府法制》11期发表。 44、守候冬天。诗,12月18日《发展导报》发表。 45、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结。散文,12月19日《人民代表报》发表。 46、走进青史话直臣。散文,《政府法制》第12期发表。 47、崔映辰:为官者必须施政作为。散文,12月25日《山西政协报》发表。 48、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出忻州精神。随笔,12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49、米毓瑞《朋党论论》赏析。评论,12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50、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散文,1月3日《忻州日报》发表。 年发表作品目录 1、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1月3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 2、忻州如何发展文化旅游;1月17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 3、森林里的情话;1月19日山西发展导报发表; 4、乔吉:元散曲代表;太原文化第一期; 5、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节;政府法制第一期; 6、廉吏能臣崔映辰的清与痛;2月24日山西日报第一版; 7、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节;3月20日忻州日报第一版; 8、文韬武略宁鸿章;4月20日山西政协报; 9、慷慨激昂的抗日赞歌;4月24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0、禹王洞:人间仙境,世外桃源;4月29日忻州晚报; 11、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怀;5月11日山西日报第一版; 12、一代廉吏元好问的家国情怀;5月15日忻州日报第一版; 13、大力弘扬北路梆子艺术;6月山西文化第一期发表; 14、元好问经国济世的情怀;6月22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15、烟雨系舟山;6月28日三晋都市报发表; 16、走进小英雄故里;6月29日山西日报发表; 17、忻州民俗至生辰寿诞;7月1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8、走进小英雄故里;7月3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9、忻州民俗之迎娶;7月15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20、民族精神的传承;7月27日太原文化第三期发表; 21、热爱麻雀;7月山西绿色散文选出版; 22、北京科技大学生来忻州学面塑;8月2日忻州晚报; 23、忻州民俗之礼仪;8月5日忻州晚报发表; 24、走进海南;8月15日中国海洋报发表; 25、游五台山·五台行;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6、游菩萨顶;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7、观显通寺铜塔;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8、黛螺顶拜佛;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9、夜宿仰佛山庄;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30、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家国情怀;8月24日山西日报发表; 31、忻州民俗之民居建筑;8月26日忻州晚报发表; 32、三集微电影廉吏姜涛;忻州文艺界第一期发表; 33、元散曲巅峰代表;9月学术论丛第四期发表; 34、秋风送我拜廉吏;9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35、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9月山西传媒集团出版社出版; 36、刘德荣和他的戏剧艺术;9月山西传媒集团出版社出版; 37、元杂剧的中心平阳;山西文艺界第17期发表; 38、元好问诗野史亭雨夜赏析;山西文艺界第18期发表; 39、忠贞一片感天地;太原文化第四期发表; 40、郭沫若与大海;10月10日中国海洋报发表; 41、陶醉在秋天的芬芳里;10月14日发展导报发表; 42、走进遗山园;文化忻州第四期; 43、人民文艺观;11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六版发表; 44、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12月14日山西日报; 45、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12月25日忻州日报转载; 46、焦维域、勤奋理政,敢于担当;12月21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47、秋风送我拜廉吏;《先锋队》11期下旬刊; 48、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年12月《山西文化》第六期。 年发表作品目录 1、清代廉吏焦维域;1月9日太原日报转载; 2、春联(四副);1月22日忻州日报发表; 3、廉吏姜涛,社稷之臣;2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4、试论元好问散曲的历史地位;2月19日忻州日报发表,连载; 5、馨香久远,华光璀璨;2月22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6、张永林七拜元好问;2月24日忻州晚报发表; 7、廉吏直臣杨敬儒;3月6日太原日报发表; 8、元曲访谈;3月10日山西晚报; 9、元曲访谈;3月15日晋中日报转载; 10、缅怀能臣宁鸿章的家国情怀;4月5日山西日报发表; 11、清明节感悟;4月7日发展导报发表; 12、缅怀能臣宁鸿章的家国情怀;4月9日忻州日报发表; 13、读书山上看杏花;4月23日忻州日报发表; 14、走进遗山园;太原文化第一期发表; 15、漫溯忻州家风;4月28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6、晋祠自古夸名胜;5月8日山西晚报发表; 17、元好问的廉吏观;5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18、小事快办,赢得民心;5月23日忻州晚报发表; 19、论文《元好问廉吏观》6月4日广安日报发表; 20、《廉吏姜涛》五台山第二期连载;(6月8日) 21、《廉吏姜涛》五台山第三期发表;(6月19日) 22、《读书山上看杏花》;太原文化第二期发表;(6月19日) 23、《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辅导与研究第一期;(6月26日) 24、微电影《云中山下小英雄》;6月26日公演; 25、纪实散文《挖掘程婴文化的人》;7月12日山西日报发表。 26、论文《忻州元氏家风》7月年3日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发表。 27、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文化忻州》第三期发 表。 28、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太原文化》第三期发 表。 29、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文史研究》发表。 30、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8月9日海安日报社第五版发表。 31、论文《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8月11日《忻州晚报》连载。 32、论文《宽容厚重的忻州家风》8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33、论文《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研究和辅导》第三期发表 34、论文《应重视元好问中医理论研究成果》9月24日《忻州日报》发表。 35、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10月23日《太原日报》发表。 36、论文《试析北路梆子老三篇》《学术论丛》第三期发表。 37、论文《元好问的教育观》11月19日《忻州日报》发表。 38、散文《程婴故里话诚信》12月3日《忻州日报》发表。 39、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12月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转载 40、散文《曹张地道战那些事儿》12月20日山西日报发表。 41、散文《走进蒲阁寨》收入山西出版社《烽火山西》一书。 42、忻州元氏家风12月第四期《忻州老年》发表。 年发表作品目录 1、论文《绵长博大的家训文化》1月1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 2、论文《刍议续夷坚志》1月21日《忻州日报》发表。 3、散文《徐继畲的民本情怀》1月22日《太原日报》发表。 4、民间故事《元好问除夕访民情》2月2日《忻州晚报》。 5、评论《迟到的收获》3月28日《山西日报》发表。 6、通讯《探访象棋村》5月4日《忻州晚报》。 7、论文《元好问为廉吏能臣撰写碑铭》5月7日《太原日报》。 8、《薛明府小考》5月21日《忻州日报》。 9、《忻州编织技艺》说明文5月25日《忻州晚报》发表。 10、《曹张地道战的前前后后》文史散文5月13期《支部建设》发表。 11、《民本情怀,廉吏能臣》忻州日报5月28日发表。 12、《元好问和耶律楚才》太原日报6月11日发表。 13、《种瓜能人王智明》忻州晚报6月26日发表。 14、《魂牵梦绕是忻州》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5、《永远的景仰》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6、《侍郎碑前》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7、《崔映辰的清与痛》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8、《廉吏的情怀》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9、《烈士的足迹》五台山第五期发表 20、《寻找烈士的足迹》忻州日报7月1日发表。 21、《人杰地灵是汾源》五台山杂志第四期发表。 22、《鸦儿坑村大力推进民俗文化园建设》忻州晚报7月12日发表。 23、《从元好问的碑铭表看其廉政情节》忻州日报7月29日发表。 24、《久远厚重福田寺》忻州晚报8月3日发表。 25、《寻找烈士的足迹》忻州档案第四期发表。 26、《北京知青返乡啦》忻州晚报8月7日发表。 27、《好将美酒对山眠》太原文化第三期发表。 28、《西游记里的海》中国海洋报8月9日第四版发表。 29、《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学术论丛第二期发表。 30、《廉吏姜涛》忻州艺术第二期发表。 31、《瓦滓地的由来》忻州晚报8月24日发表。 32、《杨敬儒四本奏疏谏康熙》忻州日报9月9日发表。 33、《徐主持舍命救人》太原日报9月10日发表。 34、《拜谒廉吏李大樑故居》忻州日报10月21日发表。 35、《汾源灵昭》炎黄地理10月31日发表。 36、《源远流长的汾河水》炎黄地理10月31日发表。 37、《汾河给山西带来什么》炎黄地理11月1日发表。 38、《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炎黄地理发表。 39、《汾河之神,骀台治水》炎黄地理发表。 40、《神奇的万年冰洞》炎黄地理发表。 41、《冰与火的相容》炎黄地理发表。 42、《万年冰洞形成的n种说法》炎黄地理发表。 43、《冰的喀斯特》炎黄地理发表。 44、《韩岩王天成的家传石碑》忻州日报11月11日发表。 45、《廉吏能臣徐福麟》忻州档案第五期发表。 46、《戊戌初夏游忻州伞盖寺》五台山杂志第十一期发表。 47、《一代名将宁鸿章》忻州档案第六期发表。 48、《忻州秀容书院六任山长介绍》忻州日报12月9日发表。 年发表作品 1、元好问和耶律楚材,1月20日忻州日报发表。 2、百花园里正春天,2月20日山西日报。 3、元好问眼中的春天,3月25日太原日报; 4、杨建平的唢呐情节,4月14日忻州日报; 5、从元好问诗歌中寻找春天,4月14日忻州日报发表; 6、走进部落村,倾听唢呐八音,4月19日山西日报发表; 7、西张乡名优特产豆腐干的品牌故事,4月21日忻州日报发表; 8、刘凤兰的面塑人生;5月26日忻州日报发表; 9、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5月26日忻州日报发表; 10、元好问和耶律楚才;太原文化第二期发表; 11、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6月14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第三版发表;12、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6月20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13、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6月2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14、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6月30日忻州日报发表; 15、党啊,我有话对你说;7月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16、面塑,美丽的人间艺术;7月12日山西日报发表; 17、微电影《乡村梦》举行启动仪式;7月12日忻州晚报发表; 18、二郎担山;7月2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连载,共15期); 19、天王弃塔;7月2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0、凿洞泄水;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1、壮汉探宝;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2、二仙对弈;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3、深洞用兵;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4、秀容书院的六位山长;忻州文化第二期发表; 25、探寻忻州岩峰王家的经商之路;8月4日忻州日报发表; 26、八戒归洞;8月8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7、傅山吟诗;8月8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8、石柱探险;8月1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9、铁骨虎胆;8月1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0、神龙化山;8月2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1、东岩夜月;8月2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2、好问读书;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3、傅山作画;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4、神助缞草;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5、淳风话宝;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6、石梯铺云;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7、王维画梅;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8、一方圣土;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9、禹王河捞;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0、群鸦喋血;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1、元好问的粮食观;9月16日太原日报发表; 42、培殿斩蛇;9月1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3、元好问的粮食观;9月22日忻州日报发表; 44、三请傅山;9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45、八村建寺;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6、福田还愿;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7、孤松传奇;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8、圣水神泉;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9、培殿斩蛇;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0、魁星垂爱;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1、进士第;忻州艺术第二期发表; 52、清代进士米毓瑞的家国情怀;10月20日忻州日报发表; 53、宝盆归天;10月2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4、寺院除凶;10月2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5、元代散曲看山西;10月忻府区建国70周年作品; 56、天地不毁气长存;10月3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57、踏寺访贤;10月3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58、瓦滓地的由来;10月3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59、任复兴考察秀容书院;11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0、天地不毁气长存;11月6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61、元好问除夕访民情;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2、张永林七拜元好问;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3、汾阳灵沼;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4、米贵云向忻州高级中学赠送物品;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5、走进顿村;11月1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连载(共9期); 66、秀容书院的地理位置;11月17日忻州日报连载; 67、汾阳灵沼;11月2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8、廉吏郭令宣;11月18日太原日报; 69、中国古代是怎么扶贫的;11月20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70、秀容书院的建筑特点;11月24日忻州日报; 71、秀容书院的教育成就;12曰1日忻州日报; 72、致敬读者;12月1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73、祝福,忻州广电;12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74、缘分;12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大力弘扬“三个文化”,讲好忻州故事 ——忻州作家张斯直“三个文化”创作简述 年12月8日原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山西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博大进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年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就此开始了全省“三个文化”的创作热潮。借助全省“三个文化”的强劲东风,忻州市宣传文化部门也连续在年、年、年宣传工作会上,把“三个文化”创作作为文化创作的重点内容,我市作家张斯直同志的“三个文化”创作也就在这样的形势要求和背景下展开,并受到从市到全国有关专家、编辑的重视和支持,他所创作的“三个文化”作品得以迅速、大规模发表,五年来一共发表篇,其中省级以上余篇,多个方面指标刷新全市,甚至全省,在忻州、山西甚至是全国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一、创作依据。 如文中开头所述,张斯直“三个文化”作品创作首先来源于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的要求,在年初直到年省市都把“三个文化”创作作为重点,号召全省文化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全省创作的大潮流中来,张斯直是全省创作中的一个基层作家。其次,现实要求。忻州地域广博,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有着取之不竭的文化素材。在当今这个文化大发展,旅游大发展的时代,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提升出来,传播传来,对于讲好忻州故事,弘扬正能量意义非凡,同时也能使忻州文化融入到全省全国的大文化发展之中。基于全省政治文化要求,基于忻州文化发展实际,张斯直决定从年开始大力推进“三个文化”创作,以尽一个忻州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二、创作内容 省市宣传文化部门关于“三个文化”创作只是给出了大的方向, 具体到忻府区或者说忻州市,我们文化工作者该如何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如何写出关于“三个文化”的作品,以期达到上级要求和希望呢?这就涉及到具体实际中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发的问题。 1、写什么。深挖忻府区或者说忻州市历史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中去寻找素材。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阅读资料,从有限的县志里发现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从中发现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素材;二、调查采访。很显然,县志上查到的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很大一部分记载十分简单,有时只是一句话,如何把其内容充实和扩张,这就需要调查采访,为此他在区作协秘书长潘德华德协助下,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奔赴乡村,取得写作的第一手素材,五年间先后完成廉吏姜涛、杨敬儒、崔映辰、杨履晋、元好问、焦维域、宁鸿章、徐福麟、李大樑、米毓瑞、郭令宣十一位廉吏的挖掘整理工作,还有蒲阁寨、岳云贵、曹张地道战、韩岩抗战和烈士邢富枝等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此外,南关的程婴文化和西张乡岩峰村的商业文化、鸦儿坑村的寺院文化等也顺便得到挖掘和整理。三、提升主题。历史的记载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符合当代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要求,如何在所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中,整理出符合现时代要求的作品,这就需要对作品主题进行集中和提升,把用处不大的资料去掉,把符合主题的资料尽量采用,以期完成所写作品。 2、怎么写。所谓怎么写就是关于写作的体裁(文本)问题,是用诗歌、散文形式还是小说、戏剧形式?在这个问题上,张斯直同志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形式。首先,为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写作的真实性,他采取纪实散文的写作方式,把写作时间、地点、背景、随行人员、采访对象等一一列出,做到真实采访,真实记录,不随意捏造,不抄袭别人,即使引用资料,也要说出自哪里。这样写出稿件,就能够取得编辑和社会的信任。(让编辑一眼看到是作者自己所写,真实)其次,由于搜集到的素材较多,一篇纪实散文不足以表达其全部思想感情,因此就采用其他文学体裁形式予以表达,如关于廉吏姜涛,除去完成其纪实散文外,还编写了关于姜涛的民间故事,论文及历史剧本等,使姜涛的作品成为一个文学系列。 3、怎么发。作品写完,还有个实现其作品应有社会价值的问题,也就是发表问题。由于他所写作品政治性、时代性、新闻性及地域性都很强,很适合在党报党刊发表,所以他就不断围绕党报党刊投稿,以完成发表作品事宜。同时,为了提高作品采用率,他不断阅读中央和省以上的党报党刊,熟悉报刊栏目和版面,尽量找到发表与自己相似作品的栏目和版面,然后投稿,在极其困难中,寻找发表稿件的突破口。 三、成效影响 通过近五年的“三个文化”(含本土文化及个别纯文学作品) 的创作,他的创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全省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分述如下: 1、报刊发表数量。五年间在市级、省级、中央级报刊共发表稿 件(含重复发表)篇(目前收到,网站除外),其中省级以上余篇,平均每年发表52篇,每星期发表1篇,无论发表数量和层级都达到了他创作的顶峰。(从年开始他统计网站发表数量,年发表88篇,年发表78篇。两年合计发表篇。) 2、作品发表主要报刊。他发表作品的主要报刊是:中国纪检监 察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海洋报、人民代表报、山西政协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山西科技报、发展导报、太原日报、忻州日报、广安日报、海安日报、晋中日报、忻州监狱报、忻州晚报、炎黄地理、支部建设、文史研究、山西文化、山西文艺界、政府法治、学术论丛、太原文化、辅导和研究、五台山、文化忻州、忻州职院论坛、忻州艺术、忻州文艺界、忻州老年、忻州档案、忻州科技等30余家。(国内主要网站转载的有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纪检网、求实网等) 3、编印出版书籍。五年间他的作品除去向报刊投稿发表外,还 协助有关部门编成书籍,主要有:《廉吏姜涛》,忻府区政协编,年问世;《忻州民俗》,忻府区历史馆编,年问世;《西张乡乡志》,年问世;《忻州进士米毓瑞》,年问世。) 4、表演作品。五年间他的作品除去发表出书外,还打进忻州演 艺界,展现“三个文化”创作成果,主要有微电影和电视专题片《云中山下小英雄》、《特别的爱》、《乡村梦》、《清廉明达徐继畲》、《廉吏能臣元好问》、《面塑传人刘风兰》等10部;还有诗歌、散文、快板书、小品等表演作品,分别在忻府区招待所、忻州电视台广播大厅、忻州红旗广场、忻州泛华会议室等地演出,均受到好评。 5、转载连载。五年间他创作完成的作品,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 转载和连载作品,五年间有30余篇作品得到连载和转载,主要有《元好问的廉吏观》、《廉吏姜涛的清与痛》、《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廉吏能臣郭令宣》、《忻州秀容书院》、《禹王洞传说》、《走进顿村》、《走进蒲阁寨》等作品,都得以转载或连载。同时个别作品还选入有关书籍出版,如《走进蒲阁寨》选入年出版《烽火山西》一书,《忻州秀容书院》选入年出版《山西六大书院》一书等。 六、获奖情况。五年间他创作的“三个文化”作品还有个别获 得省市奖项,一共获得奖项10个,其中《忻府区廉政文化初探》获年度山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 七、社会影响。五年间他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全省全市产生了较 为强烈的影响,其中,《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于年5月15日在中共中央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建安社区于当年开展了《元好问的廉吏观》的学习活动,辽宁省城市建设局制作了学习元好问廉吏观的活动版面,忻州市国税局在纳税大厅专门播发了散文《秋风送我拜廉吏》,忻府区纪委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廉吏能臣元好问》。忻州日报连续在年和年报道了他的创作成果,忻府区委宣传部从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全区宣传工作报告上提到他所发表的作品。 八、所发作品在忻州创造的记录。五年间张斯直所发表的作品 创造或者说打破了忻州作家在中央省市区稿件发表上的一系列纪录:1、五年在市级以上报刊一共发表篇,平均每年发表52篇,每星期发表1篇,其总篇数创忻州历史记录。2、五年间作品发表报刊30余家,五年间作品所发报刊,在忻州名列前茅。3、五年间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稿件18篇,其中头版头条13篇,特别是在年《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怀》、《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家国情怀》、《走进小英雄故里》、《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等5篇纪实散文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头版头条重点推出,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山西基层作家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之最;4、五年间在山西政协报发表11篇,其中连载8篇,发表总数和连载总数均创忻州作家在山西政协报发表之最。5、在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35个民间传说,创忻州发表连载民间传说之最。年在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共分15期发表连载禹王洞传说35篇,对禹王洞进行全面宣传。6、创作上演演艺作品名列全市前茅。五年间上演(朗诵)快板书、散文、诗歌、小品、微电影、专题片20部(个)。7、五年间连载、转载作品30余篇,遍及太原、四川、江苏、广东、忻州等地。其中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影响最大。 年1月14日 附:五年来市级以上发表作品报刊目录(目前收到到篇) 一、年发表作品目录 1、傅山戏剧《红罗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论文,《学术论丛》第一期发表; 2、感受清明;散文,4月3日《忻州晚报》发表; 3、三请傅山;民间传说,4月10日《忻州晚报》发表; 4、元好问诗《野史亭雨夜感兴》;评论,4月12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5、神牛示意;民间传说,4月17日《忻州晚报》发表; 6、抗怀先正典型在;评论,4月19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7、追觅元遗山;散文,5月10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8、元好问游陀罗山;民间传说,5月15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9、元好问诗《读书山雪中》赏析;评论,5月24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10、傅山三上陀罗山;民间传说,5月29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1、从北路梆子《金水桥》看唐代前期的刑法原则;论文,《忻州文艺界》第一期发表; 12、我爱双乳湖;诗歌;6月7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13、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散文,6月10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4、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散文,6月12日,《忻州日报》发表,转载。 15、民族精神的弘扬。评论,《五台山》第四期发表。 16、抗怀先正典型在。评论,《五台山》第四期。 17、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忻州职院学报》第一期发表,转载。 18、体味廉吏姜涛的清与正。6月22日《忻州监狱报》发表,转载。 19、忻州美。歌词,7月5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0、廉吏姜涛留给我们的启示。论文,7月15日《忻州日报》发表。 21、美在深处。散文,7月19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2、姜涛月下读书。民间故事,7月31日《忻州晚报》发表。 23、姜涛为侄子求情。民间故事。8月7日《忻州晚报》发表。 24、走进蒲阁寨。散文,8月12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5、那堪萧萧雪满头。论文,8月16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26、走进蒲阁寨。散文,《五台山》第八期发表。 27、慷慨激昂的抗日壮歌。论文,《五台山》第八期发表。 28、红色经典,光辉永恒。论文,8月26日《山西日报》发表。 29、缅怀英雄的抗战精神。散文,8月30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0、盛世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9月16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31、姜涛写诗救人。民间传说,9月18日《忻州晚报》发表。 32、颂歌献给共产党。评论,9月《太原文化》第四期发表。 33、盛世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9月26日《人民代表报》博览周刊发表。 34、感悟明镜青天姜涛。论文,9月3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35、颂歌献给共产党。论文,10月18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6、两个苹果。诗,10月23日《山西发展导报》副刊发表。 37、热爱麻雀。散文。10月30日《忻州晚报》发表。 38、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11月1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39、廉吏直臣杨敬儒的法治情怀。散文,11月18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40、弘扬北路梆子艺术。论文,11月22日《忻州日报》旅游文化周刊发表。 41、杨履晋:刑必于民心。散文,11月25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42、切不可忽视文化扶贫。论文,11月29日《忻州日报》发表。 43、体味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散文,《政府法制》11期发表。 44、守候冬天。诗,12月18日《发展导报》发表。 45、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结。散文,12月19日《人民代表报》发表。 46、走进青史话直臣。散文,《政府法制》第12期发表。 47、崔映辰:为官者必须施政作为。散文,12月25日《山西政协报》发表。 48、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出忻州精神。随笔,12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49、米毓瑞《朋党论论》赏析。评论,12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50、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散文,1月3日《忻州日报》发表。 年发表作品目录 1、清代廉吏崔映辰的清与痛;1月3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 2、忻州如何发展文化旅游;1月17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 3、森林里的情话;1月19日山西发展导报发表; 4、乔吉:元散曲代表;太原文化第一期; 5、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节;政府法制第一期; 6、廉吏能臣崔映辰的清与痛;2月24日山西日报第一版; 7、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节;3月20日忻州日报第一版; 8、文韬武略宁鸿章;4月20日山西政协报; 9、慷慨激昂的抗日赞歌;4月24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0、禹王洞:人间仙境,世外桃源;4月29日忻州晚报; 11、清代廉吏杨履晋的法治情怀;5月11日山西日报第一版; 12、一代廉吏元好问的家国情怀;5月15日忻州日报第一版; 13、大力弘扬北路梆子艺术;6月山西文化第一期发表; 14、元好问经国济世的情怀;6月22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15、烟雨系舟山;6月28日三晋都市报发表; 16、走进小英雄故里;6月29日山西日报发表; 17、忻州民俗至生辰寿诞;7月1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8、走进小英雄故里;7月3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19、忻州民俗之迎娶;7月15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20、民族精神的传承;7月27日太原文化第三期发表; 21、热爱麻雀;7月山西绿色散文选出版; 22、北京科技大学生来忻州学面塑;8月2日忻州晚报; 23、忻州民俗之礼仪;8月5日忻州晚报发表; 24、走进海南;8月15日中国海洋报发表; 25、游五台山·五台行;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6、游菩萨顶;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7、观显通寺铜塔;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8、黛螺顶拜佛;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29、夜宿仰佛山庄;8月21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30、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家国情怀;8月24日山西日报发表; 31、忻州民俗之民居建筑;8月26日忻州晚报发表; 32、三集微电影廉吏姜涛;忻州文艺界第一期发表; 33、元散曲巅峰代表;9月学术论丛第四期发表; 34、秋风送我拜廉吏;9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35、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9月山西传媒集团出版社出版; 36、刘德荣和他的戏剧艺术;9月山西传媒集团出版社出版; 37、元杂剧的中心平阳;山西文艺界第17期发表; 38、元好问诗野史亭雨夜赏析;山西文艺界第18期发表; 39、忠贞一片感天地;太原文化第四期发表; 40、郭沫若与大海;10月10日中国海洋报发表; 41、陶醉在秋天的芬芳里;10月14日发展导报发表; 42、走进遗山园;文化忻州第四期; 43、人民文艺观;11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六版发表; 44、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12月14日山西日报; 45、探访清代能臣焦维域的足迹;12月25日忻州日报转载; 46、焦维域、勤奋理政,敢于担当;12月21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47、秋风送我拜廉吏;《先锋队》11期下旬刊; 48、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年12月《山西文化》第六期。 年发表作品目录 1、清代廉吏焦维域;1月9日太原日报转载; 2、春联(四副);1月22日忻州日报发表; 3、廉吏姜涛,社稷之臣;2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4、试论元好问散曲的历史地位;2月19日忻州日报发表,连载; 5、馨香久远,华光璀璨;2月22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6、张永林七拜元好问;2月24日忻州晚报发表; 7、廉吏直臣杨敬儒;3月6日太原日报发表; 8、元曲访谈;3月10日山西晚报; 9、元曲访谈;3月15日晋中日报转载; 10、缅怀能臣宁鸿章的家国情怀;4月5日山西日报发表; 11、清明节感悟;4月7日发展导报发表; 12、缅怀能臣宁鸿章的家国情怀;4月9日忻州日报发表; 13、读书山上看杏花;4月23日忻州日报发表; 14、走进遗山园;太原文化第一期发表; 15、漫溯忻州家风;4月28日忻州晚报发表,连载; 16、晋祠自古夸名胜;5月8日山西晚报发表; 17、元好问的廉吏观;5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 18、小事快办,赢得民心;5月23日忻州晚报发表; 19、论文《元好问廉吏观》6月4日广安日报发表; 20、《廉吏姜涛》五台山第二期连载;(6月8日) 21、《廉吏姜涛》五台山第三期发表;(6月19日) 22、《读书山上看杏花》;太原文化第二期发表;(6月19日) 23、《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辅导与研究第一期;(6月26日) 24、微电影《云中山下小英雄》;6月26日公演; 25、纪实散文《挖掘程婴文化的人》;7月12日山西日报发表。 26、论文《忻州元氏家风》7月年3日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发表。 27、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文化忻州》第三期发 表。 28、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太原文化》第三期发 表。 29、散文《廉吏能臣徐继畲的民本情怀》《文史研究》发表。 30、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8月9日海安日报社第五版发表。 31、论文《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8月11日《忻州晚报》连载。 32、论文《宽容厚重的忻州家风》8月27日《忻州日报》发表。 33、论文《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研究和辅导》第三期发表 34、论文《应重视元好问中医理论研究成果》9月24日《忻州日报》发表。 35、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10月23日《太原日报》发表。 36、论文《试析北路梆子老三篇》《学术论丛》第三期发表。 37、论文《元好问的教育观》11月19日《忻州日报》发表。 38、散文《程婴故里话诚信》12月3日《忻州日报》发表。 39、论文《元好问的廉吏观》12月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转载 40、散文《曹张地道战那些事儿》12月20日山西日报发表。 41、散文《走进蒲阁寨》收入山西出版社《烽火山西》一书。 42、忻州元氏家风12月第四期《忻州老年》发表。 年发表作品目录 1、论文《绵长博大的家训文化》1月1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 2、论文《刍议续夷坚志》1月21日《忻州日报》发表。 3、散文《徐继畲的民本情怀》1月22日《太原日报》发表。 4、民间故事《元好问除夕访民情》2月2日《忻州晚报》。 5、评论《迟到的收获》3月28日《山西日报》发表。 6、通讯《探访象棋村》5月4日《忻州晚报》。 7、论文《元好问为廉吏能臣撰写碑铭》5月7日《太原日报》。 8、《薛明府小考》5月21日《忻州日报》。 9、《忻州编织技艺》说明文5月25日《忻州晚报》发表。 10、《曹张地道战的前前后后》文史散文5月13期《支部建设》发表。 11、《民本情怀,廉吏能臣》忻州日报5月28日发表。 12、《元好问和耶律楚才》太原日报6月11日发表。 13、《种瓜能人王智明》忻州晚报6月26日发表。 14、《魂牵梦绕是忻州》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5、《永远的景仰》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6、《侍郎碑前》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7、《崔映辰的清与痛》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8、《廉吏的情怀》五台山杂志第五期发表。 19、《烈士的足迹》五台山第五期发表 20、《寻找烈士的足迹》忻州日报7月1日发表。 21、《人杰地灵是汾源》五台山杂志第四期发表。 22、《鸦儿坑村大力推进民俗文化园建设》忻州晚报7月12日发表。 23、《从元好问的碑铭表看其廉政情节》忻州日报7月29日发表。 24、《久远厚重福田寺》忻州晚报8月3日发表。 25、《寻找烈士的足迹》忻州档案第四期发表。 26、《北京知青返乡啦》忻州晚报8月7日发表。 27、《好将美酒对山眠》太原文化第三期发表。 28、《西游记里的海》中国海洋报8月9日第四版发表。 29、《从忻州民俗看忻州精神》学术论丛第二期发表。 30、《廉吏姜涛》忻州艺术第二期发表。 31、《瓦滓地的由来》忻州晚报8月24日发表。 32、《杨敬儒四本奏疏谏康熙》忻州日报9月9日发表。 33、《徐主持舍命救人》太原日报9月10日发表。 34、《拜谒廉吏李大樑故居》忻州日报10月21日发表。 35、《汾源灵昭》炎黄地理10月31日发表。 36、《源远流长的汾河水》炎黄地理10月31日发表。 37、《汾河给山西带来什么》炎黄地理11月1日发表。 38、《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炎黄地理发表。 39、《汾河之神,骀台治水》炎黄地理发表。 40、《神奇的万年冰洞》炎黄地理发表。 41、《冰与火的相容》炎黄地理发表。 42、《万年冰洞形成的n种说法》炎黄地理发表。 43、《冰的喀斯特》炎黄地理发表。 44、《韩岩王天成的家传石碑》忻州日报11月11日发表。 45、《廉吏能臣徐福麟》忻州档案第五期发表。 46、《戊戌初夏游忻州伞盖寺》五台山杂志第十一期发表。 47、《一代名将宁鸿章》忻州档案第六期发表。 48、《忻州秀容书院六任山长介绍》忻州日报12月9日发表。 年发表作品 1、元好问和耶律楚材,1月20日忻州日报发表。 2、百花园里正春天,2月20日山西日报。 3、元好问眼中的春天,3月25日太原日报; 4、杨建平的唢呐情节,4月14日忻州日报; 5、从元好问诗歌中寻找春天,4月14日忻州日报发表; 6、走进部落村,倾听唢呐八音,4月19日山西日报发表; 7、西张乡名优特产豆腐干的品牌故事,4月21日忻州日报发表; 8、刘凤兰的面塑人生;5月26日忻州日报发表; 9、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5月26日忻州日报发表; 10、元好问和耶律楚才;太原文化第二期发表; 11、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6月14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第三版发表;12、元好问眼中的天涯山;6月20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13、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6月2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忻州刊发表;14、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6月30日忻州日报发表; 15、党啊,我有话对你说;7月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16、面塑,美丽的人间艺术;7月12日山西日报发表; 17、微电影《乡村梦》举行启动仪式;7月12日忻州晚报发表; 18、二郎担山;7月2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连载,共15期); 19、天王弃塔;7月2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0、凿洞泄水;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1、壮汉探宝;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2、二仙对弈;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3、深洞用兵;8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4、秀容书院的六位山长;忻州文化第二期发表; 25、探寻忻州岩峰王家的经商之路;8月4日忻州日报发表; 26、八戒归洞;8月8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7、傅山吟诗;8月8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8、石柱探险;8月1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29、铁骨虎胆;8月1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0、神龙化山;8月2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1、东岩夜月;8月2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2、好问读书;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3、傅山作画;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4、神助缞草;8月2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5、淳风话宝;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6、石梯铺云;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7、王维画梅;9月5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8、一方圣土;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39、禹王河捞;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0、群鸦喋血;9月12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1、元好问的粮食观;9月16日太原日报发表; 42、培殿斩蛇;9月1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3、元好问的粮食观;9月22日忻州日报发表; 44、三请傅山;9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45、八村建寺;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6、福田还愿;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7、孤松传奇;10月1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8、圣水神泉;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49、培殿斩蛇;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0、魁星垂爱;10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1、进士第;忻州艺术第二期发表; 52、清代进士米毓瑞的家国情怀;10月20日忻州日报发表; 53、宝盆归天;10月2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4、寺院除凶;10月2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发表; 55、元代散曲看山西;10月忻府区建国70周年作品; 56、天地不毁气长存;10月30日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 57、踏寺访贤;10月3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58、瓦滓地的由来;10月3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59、任复兴考察秀容书院;11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0、天地不毁气长存;11月6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61、元好问除夕访民情;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2、张永林七拜元好问;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3、汾阳灵沼;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4、米贵云向忻州高级中学赠送物品;11月7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5、走进顿村;11月14日山西广播电视报,连载(共9期); 66、秀容书院的地理位置;11月17日忻州日报连载; 67、汾阳灵沼;11月21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68、廉吏郭令宣;11月18日太原日报; 69、中国古代是怎么扶贫的;11月20日山西政协报连载; 70、秀容书院的建筑特点;11月24日忻州日报; 71、秀容书院的教育成就;12曰1日忻州日报; 72、致敬读者;12月19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73、祝福,忻州广电;12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74、缘分;12月26日山西广播电视报; 免责申明:转载文章是为了更好的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三晋新风投稿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