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达37%的穷山村,在三年内实现整村脱贫,比全省既定脱贫目标提前两年; 研究创收“致富经”,兴产业、建基地、修公路,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元; 扎根扶贫新区,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带领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走向小康生活。 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武志锋在6年内带领乡亲们完成的3件大事。从年开始,武志锋担任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东柳院村党支部书记,6年来,他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带领乡亲们迈向小康生活,不断描绘新的蓝图。 武志锋 忻州市五台县扶贫新区党委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原五台县豆村镇东柳院村党支部书记,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年2月,被忻州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忻州市脱贫攻坚奋进奖”,年11月,被评为“忻州好人”;年5月,荣获“山西青年五四奖章”,年10月,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奖”。地理坐标 ▲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东柳院村“8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全村整村脱贫 “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这是东柳院村人给武志锋的第一个标签。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不愿意回农村,觉得留在城市更有发展。”年,武志锋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和很多毕业生一样,刚走出象牙塔的武志锋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根本没想过回村工作。“但是在外面的时间久了,每次回到村里,看到村里落后破败的景象,心里有些难受,还是想为村里做点事情,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年,武志锋以大学生返乡创业身份通过选举担任东柳院村党支部书记,成了全县唯一通过选举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 回乡后,武志锋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五台县是国定贫困县、忻州市脱贫攻坚的“关键少数”。东柳院村更是土地贫瘠,全村52户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52人,贫困率高达37%。 面对如此高的贫困率,武志锋决定把脱贫的第一步,迈在“聊天”上。 东家走、西家唠,走村入户、全面摸排。上任伊始,武志锋对全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了解每一户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经济收入来源和所需所盼。“全面了解村里的发展情况,才能琢磨以后的发展方向。”精准脱贫,步稳才能路子准,武志锋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东柳院村变个样。 ▲武志锋在村内摸排走访在走村入户中,武志锋发现,东柳院村缺钱、缺技术、缺产业,但土地好、水质好、日照好。“三缺、三好”,把缺的补起来,把好的利用足,武志锋在心里掐算起了“小九九”。年,武志锋依托本村种植稻谷和糜子等优势,摒弃传统的种植经营模式,带领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注册了“五台县豆村镇东柳院村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小杂粮50亩,总产3万斤,收入5.4万元。 年,武志锋又从县农业局争取到脱毒马铃薯薯种余斤,免费分发给村民试种60亩,亩增产余斤,总产24万斤,收入16.8万元。也是这一年,东柳院村建起了首批村级kw光伏扶贫电站试点项目,年均收益超过13万元。 ▲武志锋为村里引进脱毒马铃薯薯种在武志锋的带领下,年,东柳院村整村脱贫,比全省既定脱贫目标提前了两年。 推进优势产业,打通村民致富路 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脱贫之后,如何致富,成了摆在武志锋面前新的难题。 “产业项目是强有力的火车头,可以带动村民,不断激发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在武志锋看来,缺产业,东柳院村的致富之路就像“无源之水”。一番谋划过后,武志锋决定在村里因地制宜,谋产业“地图”。 考虑到东柳院村气候适宜、土地面积广,年,武志锋多方筹资万元,建起了百头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养殖头肉牛,全村村民户均2头牛。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成后,成为了“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主导项目,年出栏肉牛70头,户均增收元。除了带动全村增收,养殖基地还可以辐射周边村庄稳定增收,实现人均年收益增加元左右。 ▲武志锋召集村民谋划全村产业与此同时,在武志锋的一手规划和引领下,东柳院村还借助五台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东风,建起了村级电商服务示范店。还向相关部门争取投资50万元,投资修建了通村循环公路和便民桥,解决了村民多年来出行不便的困难,有效促进“交通扶贫+特色产业脱贫”的发展模式。 兴了产业、建了厂房,铺了柏油路、修了自来水……武志锋脚步不停,让东柳院村焕然一新。年,东柳院村人均收入达到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村庄的面貌越变越美。 ▲年10月,武志锋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奖”扎根扶贫新区,带领搬迁群众奔小康 脱贫、致富,这两件大事完成后,武志锋的第三件大事,放在了奔小康上。 年10月,武志锋调任至五台县扶贫新区,担任党委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这是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安置了户4多人。武志锋的工作,是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带领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从农民向新市民转变,大步迈向小康之路。 “和在村里不一样,扶贫新区的工作是社区工作,刚开始接触时陌生又棘手。”来到扶贫新区后,武志锋发现这里人口多、来源广、管理难,一切工作都要从头做起。为了做好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工作,武志锋奔波在扶贫新区不断走访摸排,了解和掌握了搬迁群众的居民信息,还定期组织开展党群活动,帮助搬迁户尽快融入新生活。 ▲武志锋担任扶贫新区法律调解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武志锋一心想让搬迁户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为了这个目标,武志锋和同事们一起规划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大楼,设置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站、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联络点、居民议事厅、劳动就业服务站等。不仅如此,武志锋还充分发挥自身法学专业背景,建起了法律服务室,亲自充当调解员,帮助搬迁群众调解纷争。 ▲五台县扶贫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扶贫车间内,“哒、哒、哒”的缝纫机响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手脚麻利地缝制着衣服;养殖基地内,肉猪膘肥体壮,圈舍顶上是新建的太阳能热泵集中供暖站,享受太阳能供暖的待遇……如今的五台县扶贫新区,道路宽阔、楼房崭新,太阳能路灯、地面停车场、图书馆、银行一应俱全,搬迁户成了上班族,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就在这样的扶贫社区里,武志锋每天都要走上几个来回。也正是在他这一步又一步中,越来越多的群众正迈步奔向小康、奔向幸福新生活。 采制:李倩倩王琪玥(实习) 原标题:《武志锋:6年完成3件大事,闯出脱贫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