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现在各地的民办学校越来越多。利用民间资本,优化办学资源,也是促进当前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民办学校要想发展好,一方面可以挂靠名校,招生自然不成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招收到好生源,自己培养,出成绩,同样可以受到老百姓的青睐。民办学校的发展关键还在于生源。于是有的学校为了能招收到好生源,不惜违规招生,但是后果很严重。 怀仁市同仁学校违规跨区域提前招生怀仁市是朔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同仁学校是一所有中小学,还有幼教的民办学校。前段时间,同仁学校的一些老师到忻州市原平市招生。收取了18位学生的元预收押金,同时还对24名学生进行了小升初考试。这一行为被当地的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发现。 同仁学校跨市招生,而且是提前招生,属于违规行为。 后果很严重这一违规的招生行为收到了严重的后果。具体如下: 对怀仁市教育局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问责。 对同仁学校的董事会进行集体约谈。 年初中一年级停止招生,且年检不合格。 对校长进行解聘,并且列入从业黑名单。 这一处罚还是相当严重的,从上到下都进行了处罚。尤其是对校长的处罚更狠,不单单是解聘,还被列入了从业黑名单。这位校长的教育生涯就此断送。 河北的生源保护战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河北蠡县为了防止生源流失,让名初中生提前到蠡县高中上学,引起家长不满。这是为了组织生源外流的无奈之举,不过也能看到一些超级中学,还有一些民办高中对当地招生的影响。在往深一点的说,那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那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呢。家门口没有,那只能是到外地去了。这也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 家长宁愿多花钱到别的地方上学,而不愿少花钱在本地上学,这就可以看出当地的教育质量不高,吸引不到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自然也就来了。不过教育质量要上来,还需要一定的好生源做基础。这也是河北多地为何打起生源保卫战的原因。 朔州的做法可以全国推广防止生源外流,仅仅在学校层面去做,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全省各地一盘棋,彻底堵住跨区域招生的口子,这样才能公平。朔州的做法可谓是处罚严厉。如果各地都这样做,发现一起,处罚一起,估计就没有那些学校敢跨区域提前招生了。 学生求学添难关禁止跨区域提前招生,对本地教育资源是一种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更多的像是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竞争是很难成长的。好生源到一些学校里培养不出来,这就是对家长,对学生的极不负责任。 如果完全禁止跨区域招生,好学生的求学之路再添难关。 对此,你怎么看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