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分享 今天分享史亮课代表中药制剂与剂型的学习总结文章,读一遍...都记住了差不多能拿80%的分数 第6章 中药制剂与剂型. 前言: 1:制剂: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 2.剂型:不同的给药形式.. 第一节 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剂型选择 1.基本术语 1.中药材:简单加工或未经加工的. 2.中药饮片:经过炮制后. 3.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50%以上. 有效成分:90%以上. 2.剂型分类. 1:按物态分类. 液体. 固体. 半固体. 气体. 2.按分散系统分类 真溶液型. 胶体溶液型. 乳浊液型. 混悬液型. 3.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的. 不经胃肠道的:注射;呼吸道;皮肤;黏膜。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遴选原则. 静脉注射大于吸入给药.大于肌内注射.大于皮下注射.大于直肠或舌下给药.大于口服液体制剂.大于口服固体制剂.大于皮肤给药。 第二节 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 1.药物的化学降解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降解途径:水解、氧化、异构化、聚合、脱羧. 其中水解,氧化最主要..、 。 2.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酯胺苷酯易水解,酚基不饱易氧化; 延缓降解两招同,调pH降温度; 改溶制固防水解,其余防氧不难记 第三节 散剂 易吸湿或易氧化变质的、刺激性大的、含挥发性成分多且剂量大的不宜制成散剂. 散剂的分类。 按药物性质分类:可分为普通散剂和特殊散剂。 特殊散剂又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含低共熔成分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 粒度、水分及均匀度要求与检查. 粒度: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 水分:不超过9.0%。 第四节 浸出制剂。 1.糖浆剂与煎膏剂的与特点. 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 煎膏剂系指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2.酒剂与酊剂的质量要求. 酒剂:总固体、甲醇量、乙醇量、装量及微生物限度等要符合要求. 酊剂:毒性药的酊剂,毫升应相当于原饮片10克. 其他酊剂,每毫升相当于原饮片20克。 3.流浸膏剂、浸膏剂的特点. 流浸膏剂:1毫升相当于饮片1克. 浸膏剂:1克相当于饮片2到5克。 浸膏剂不用查乙醇含量!. 第五节 液体药剂。 1.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 应用:增溶剂、起泡剂、消泡剂、去污剂、抑菌剂或消毒剂、乳化剂、润湿剂等. 2.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与特点及常用品种. 非离子型:吐温、司盘.毒性最小.溶血作用小. 阴离子型:硫酸化蓖麻油、阿洛索-OT.毒性中等,溶血作用较大。 阳离子型:洁尔灭、新洁尔灭.毒性最大.溶血作用较大。 两性离子型:卵磷脂. 3.影响胶体溶液稳定性的因素. 4.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及乳剂的不稳定现象. 不稳定现象现象:分层、絮凝、转相、合并、破裂和酸败. 影响稳定因素: 1)乳化剂的性质:适宜HLB值的乳化剂是关键. (2)乳化剂的用量:0.5%到10%, 3)分散相的浓度:在50%左右,高于75%不稳定. 4: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50到70. 5.适宜及不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 适宜制混选型的:难溶性药物;为了发挥长效作用或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 不适宜的: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液。 6.混悬型液体药剂常用附加剂. 助悬剂、 ①低分子助悬剂,如甘油、糖浆剂等。 ②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琼脂;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等。 ③硅酸类,如胶体二氧化硅、硅酸铝、硅皂土等。 润湿剂:吐温类、司盘类. 絮凝剂. 反絮凝剂。 第六节 注射剂。 1.注射剂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注射剂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分类: 1.注射液:中药注射剂不宜制成混悬型注射剂. 2.注射用无菌粉末. 3.注射用浓溶液: 2.热原的构成及特点、基本性质. 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内毒素是产生热原反应的最主要致热物质. 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性质: 1:耐热性:0℃加热3到4小时,℃加热30到45分钟或℃加热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2:热原能溶于水. 3:热原不挥发,但因溶于水,在蒸馏时可随水蒸气雾滴进蒸馏水中. 4:孔径小于1纳米的超滤膜可除去绝大部分热原. 5:热原可以被活性炭、纸浆滤饼等吸附. 溶剂是热原污染的主要途径。 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 .灭菌注射用水: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 4.中药注射剂的附加剂种类及具体品种. 增溶剂:吐温80.胆汁. 供静脉用的注射液,慎用增溶剂; 椎管内注射用的注射液,不得添加增溶剂。 助溶剂, 混合溶剂 5.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混悬型注射液中原料药物粒径应控制在15纳米以下,含15到纳米(,有个别20到50纳米)者,不超过10%. 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内注射; 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应在1纳米以下,不得有大于5纳米的乳滴. 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每一容器的装量一般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 第七节 眼用制剂. 1.眼用制剂常用附加剂。 1: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硼酸、葡萄糖、硼砂. pH调节剂: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 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硝酸苯汞、苯乙醇、羟苯乙酯. 黏度调节剂: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2.眼用制剂吸收途径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途径:角膜和结合膜. 第八节 外用膏剂。 1.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途径:释放、穿透及吸收.、 影响因素: 1.皮肤条件. 2.药物性质. 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吸收在乳剂型基质中最好, 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加羊毛脂)、硅酮及豚脂中次之, 在烃类基质中最差. : 2.黑膏药的基质. 1:植物油. 2:红丹. 第九节 栓剂。 1.作用特点、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吸收途径: ①经直肠上静脉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 ②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吸收,由髂内静脉绕过肝脏. 特点:局部或全身作用. 影响因素: 1:距肛门口2厘米处时,其给药量的50%到70%可不经过门肝系统. 2直肠液的pH约为7.4,且无缓冲能力. 2.栓剂的基质类型. 1.油脂性基质 (1)可可豆脂 (2)半合成脂肪甘油酯类:半合成椰子油脂、半合成山苍子油脂、半合成棕榈油脂等。 2.水溶性基质 (1)甘油明胶 (2)聚乙二醇类在体温条件下不熔化,能缓缓溶于直肠液中。 (3)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脂、聚山梨酯六一等。 3.融变时限要求. 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应在30分钟内; 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应在60分钟内. 4.栓剂的贮藏. 30度以下,生物制品2到8度. 第十节 胶囊剂。 1.胶囊剂分类. 硬. 软. 缓释. 控释. 肠溶.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①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因可使胶囊壁溶化. ②刺激性强的易溶性药物,因其在胃中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而对胃黏膜产生较强刺激性; ③易风化的药物,可使胶囊壁软化; ④吸湿性强的药物,可使胶囊壁干燥变脆。 2.胶囊剂的囊材与质量要求. 明胶是空胶囊剂的主要囊材. ①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 ②增稠剂,如琼脂. ③遮光剂,如二氧化钛. 4.胶囊剂的质量要求,尤其是崩解时限的要求. 硬胶囊内容物的含水分量不得过9.0%, 崩解时限:硬胶囊30分钟、软胶囊为1小时. 第十一节 丸剂 1.丸剂的分类。 1.按赋形剂分类. 可分为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糖丸等。 2.按制法分类 可分为泛制丸、塑制丸与滴制丸。 2.炼蜜的目的、规格与适用. 目的:除去杂质、破坏酶类、杀灭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黏性等。 规格: 嫩蜜、用于含较多黏液质、胶质、糖、淀粉、油脂、动物组织等黏性较强的药粉制丸.中蜜.用于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鱼眼泡. .老蜜.用于黏性差的矿物药或富含纤维的药粉制丸。打白丝。 3.糊丸与蜡丸常用的赋形剂. 糊丸:米糊或面糊. 、蜡丸.用蜂蜡制备. 川白蜡、石蜡不能供制蜡丸. 。 4.滴丸常用基质。 ①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硬脂酸聚烃氧(40)酯(商品名S-40)、明胶、甘油明胶、硬脂酸钠等; ②非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十八醇等。 5.包衣的种类. 1.药物衣.:常见的药物衣有朱砂衣、黄柏衣、雄黄衣.青黛衣、百草霜衣. 6.丸剂的质量检查。 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0%; 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不得过12.0%; 水丸、糊丸、浓缩水丸、不得过9.0%。 蜡丸、滴丸不检查水分。 溶散时限。 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1小时; 浓缩丸和糊丸:2小时 滴丸应:30分钟, 包衣滴丸:1小时。 蜡丸,在盐酸溶液中检查2小时,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 再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第十二节 颗粒剂 1.颗粒的分类. 可溶颗粒、 混悬颗粒、 泡腾颗粒、 肠溶颗粒、 缓释颗粒. 控释颗粒. 3.颗粒剂的质量要求:含水量、粒度. 水分: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过8.0%。 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 第十三节 片剂。 1.片剂的分类. 口服片、 口腔用片、 外用片. 2.片剂的辅料类型、 稀释剂与吸收剂、湿润剂、黏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 3.包衣的种类. 糖衣片、 薄膜衣片、 肠溶衣片、 结肠定位肠溶衣片. 缓释衣片、控释衣片。 4.片剂的质量要求. 2.崩解时限. 普通压制片:15分钟; 药材原粉片:30分钟; 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1小时. 薄膜衣片在盐酸溶液中检查,化药片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 中药片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含片:10分钟; 舌下片:5分钟内; 可溶片:3分钟; 口崩片:60秒; 泡腾片:5分钟。 阴道片:30分钟。 咀嚼片、以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口崩片以及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分散片、以难溶性原料药物制成的口崩片应进行溶出度检查. 第十四节 气雾剂与喷雾剂 1.气雾剂的分类. ①按用药途径,分为吸入非吸入 ;②按处方组成,气雾剂可分为二相和三相。溶液型气雾剂属于二相气雾剂,乳浊液和混悬液型气雾剂属于三相气雾剂; ③按给药定量与否,气雾剂可分为定量和非定量. 2.吸入气雾剂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肺泡为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应在10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5以下。 3.气雾剂的组成,抛射剂的种类. 组成: 药物. 附加剂、 抛射剂、 耐压容器. 阀门. 抛射剂种类:四氟乙烷. 七氟丙烷. 二氟乙烷. 第十五节 胶剂、膜剂、涂膜剂及其他传统剂型, 1.胶剂的原料与辅料. 原料:动物的皮、骨、甲或角. 辅料:冰糖,油类,酒类,明矾. 2.膜剂与涂膜剂的成膜材料. 最常用的是聚乙烯醇.其他常用的成膜材料有丙烯酸树脂类、纤维素类及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 第十六节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1.缓释、控释制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缓释:非恒速. 控释:恒速. 特点:.1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药次数少。 (2)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之内以维持疗效。 分类: 1.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药物靠扩散、溶蚀作用或扩散与溶蚀共同作用. 2.膜控包衣型缓释、控释制剂:主要有缓释的微囊、微球、微丸等。 (3)乳剂分散型缓释制剂:水溶性药物可制成油包水型乳剂。 2.靶向制剂特点与分类. 特点,降低对其他非用药器官的副作用. 分类. )按靶向作用方式,靶向制剂分为: 1)被动靶向制剂:微囊、微球.脂质体。 2)主动靶向制剂:前体药物.经过修饰的药物载体。 修饰的药物载体主要有:①修饰的脂质体:如长循环脂质体. 2.免疫脂质体. 3.糖基修饰的脂质体. 3.固体分散体常用载体. 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缺点是老化现象。 1)水溶性载体材料:聚乙二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粘合剂、助悬剂)、 泊洛沙姆等 。 (2)难溶性载体材料:乙基纤维素、聚丙烯树脂类等。 (3)肠溶性载体材料:醋酸纤维素酞酸酯、聚丙烯树脂Ⅱ号、Ⅲ号等。 第十七节 药物体内过程, 1.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生物药剂学史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开心药师的理念: 实现药师梦想!学出自己的精彩! 开心药师,专注药师成长 中药 西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