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大理由:挠羊赛——跤乡戏海看民俗 “立了秋,挂锄钩,看戏挠羊放牲口。”忻定盆地的民俗风情浓郁而热烈,是闻名全国的“摔跤之乡”、“八音之乡”、“剪纸之乡”、“民间绘画之乡”,挠羊赛、代县挠阁、北路梆子、二人台、河曲民歌、河曲河灯节、五台山佛乐、晋北鼓吹、繁峙秧歌、原平凤秧歌、定襄面塑已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忻州百姓最喜爱、参与最广泛的还要数忻州式摔跤——挠羊赛。忻州挠羊赛起源于公元年,因为获胜者的奖品是一只羊,并且要把羊“挠”(扛)起绕场一周以示荣耀,故称“挠羊赛”。多年来,忻州已为各级各类运动队输送专业人才千余名,获得世界和全国冠军超百次,年被命名为“摔跤之乡”。从年开始,每年一度的“忻州摔跤节”正在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第八大理由:烽火雁门——谁与争锋第一关 雁门关和偏头关、宁武关合称“外三关”,自古就有“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之说,遗存至今的双关四口十八隘七十二处军防体系俨然半部中国古代军事史:赵武灵王北逐楼烦,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昭君出塞,文姬归汉,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薛任贵东征,杨家将抗辽,成吉思汗统一中原,李自成进军北京……,雁门内外年,中华民族在一次次碰撞中走向融合、走向团结,英风浩气,至今犹存,中华名关,谁与争锋!年,中国长城首席专家罗哲文先生为雁门关欣然命笔:“中华第一关”。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