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太原诚达集团投资5亿元,在繁峙县建设的风电项目。本报记者王雁通讯员乔伟摄 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忻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取得了较好成绩,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第一 力促产业转型跨越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忻州市把产业建设放到第一位的高度来抓,全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在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产业建设继续推进;在农业方面,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中国杂粮之都。同时,全力推进“”综改行动计划,在这个计划中,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等重大产业建设事项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目前,忻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攻坚期,一批重大煤电项目相继取得突破,河保偏矿区、轩岗矿区两大矿区总体规划得到国家批复,煤化工基地发展规划通过了省级审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已现雏形,原平铝工业循环园和同煤白家沟循环园纳入了全省铝工业群布局;装备制造基地形成轮廓,德奥电梯、晨辉机械制造、忻通煤机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良好;新能源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风电累计装机达到了万千瓦,定襄吉隆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忻府区上海航天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年内投运。 更可喜的是,忻州经济开发区与定襄县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合作共建的庄力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年当年就有6个项目落户,为传统产业转型跨越做出了榜样。 “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物流商贸及现代服务业、食品医药,构成了忻州经济的七大产业,我们正按照市委、市政府规划的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科学布局,切实搞好本区域的产业发展。”7月29日,保德县县长郭新生在忻州市召开的“两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项目至上 注重项目提质提效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忻州市以产业集聚区为抓手,扭住在建项目不松手,重点推进电力、煤炭及其产业延伸、铝工业、旅游、物流、生产生活服务业等项目投产达效,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渐形成。 “年,省级重点工程年度计划完成率达.85%,项目储备年度任务完成率达%,均居全省第一。同煤北辛窑煤矿、神华河曲低热值煤发电、大西客专、五台山机场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稳健推进。”忻州市发改委主任崔建新胸有成竹地说。 年,忻州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忻州市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狠抓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储备投资总额动态保持亿元,项目签约投资总额亿元,项目落地投资总额亿元,项目开工投资总额亿元,重点工程完成投资亿元。 目前,在该市的10大重点投资领域内,公路投资52.67亿元,水利投资25.47亿元,电网投资20.84亿元,低热值煤发电投资30.3亿元,煤层气投资8.3亿元,节能环保投资3.8亿元,新兴产业投资.8亿元,城乡环境改善投资.36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实,足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的目标。 据了解,忻州市严把项目建设关,坚决不让低质低效的项目进入储备盘子。同时,实行产业项目分类考核,年确定的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顺利。 “近年来,忻州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各级干部努力干事创业、加快富民强市的不懈追求。在这种争先创优的环境下,各县区努力跟进,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的投产达效,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的稳步增长。”河曲县委书记边东圣对记者如是说。 企业为重 帮扶企业生存发展 “要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为重的理念,把政府的注意力放在服务企业上,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企业发展相关产业,实现企业转型,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多次这样强调。 忻州是我省综合能源基地和晋北煤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要的动力煤生产基地。多年来,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洗选加工,产生了大量煤矸石、煤泥和中煤,统称低热值煤。为了做好低热值煤发电的开发建设,忻州市政府以企业为重,组织市发改委、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成立了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对项目报批中存在的问题,由市发改委集中处理,涉及哪个部门,责成哪个部门解决,对拖拉、扯皮的,启动问责。 “现在老说政府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市发改委、宁武县为我们提供了堪称‘母亲式服务’,企业上项目的许多事,政府都替我们做了。”华润集团宁武电厂的负责人感慨地对记者说。据悉,华润宁武2×35万千瓦低热值煤电厂是今年6月26日由省发改委核准的一个项目。 “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各有关部门的合作、市政府的有力推进,两年半时间就能拿下‘路条’这样的事,我想都不敢想。”山煤河曲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负责人王卫东说。 据悉,山煤河曲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总投资32亿元,属全省第四批“路条”项目。这个项目从年10月向市发改委报送文件到年8月,两年半就拿下了“路条”,是全省同一批项目取得“路条”用时最短的项目。 目前,在忻州市已开工、“核准”和取得“路条”的火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万千瓦,总投资近亿元。“十三五”期间,忻州市还将重点争取4个火电项目。届时,忻州市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晋北大型煤电基地。 政府帮扶,企业加劲。忻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从项目建设、企业融资、科技创新、产品营销等多方面给予关怀,从而确保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为本 坚持服务量化细化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年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报告》,忻州市位列全国第位。近年来,忻州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成为了外商投资和经济发展的热土。 “环境就是生产力,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社会环境、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要优化信用环境,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做到诚实守信。”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的话掷地有声。 忻州是全省第一个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地级市。优化环境,做好服务,将服务方式细化量化,是忻州市优化政务环境的一个重要亮点。该市通过完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打造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通过运行“网络问政”等模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通过实施“六权治本”,逐项逐条落实权力清单;通过落实项目责任,明确了政府、项目单位、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把责任细化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头上。 “服务为本,我们要把单一性的服务变成综合服务,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岢岚县还把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请到当地为企业融资上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岢岚有29家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岢岚县委书记王志东介绍。 践行“三严三实”,争当先锋模范。目前,忻州风气正、环境好,正是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最好时期,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忻州经济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