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www.zgbdf.net/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牢记使命创新前行 ——定襄县发展变化综述 70年风雨兼程,70年奋发图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定襄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按照县委“三产联动协调发展,四位一体全面进步”总思路,深入实施“”发展战略,主动作为,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团结稳定,人民富足安康,形成了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定襄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 坚持互动融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多元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县设施农业面积逐年递增,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年该县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甜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特色农产品。 聚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支柱产业挺进高端。通过推进整合重组,延伸产业链条,在做大做强法兰锻造产业上持续发力,实现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年全县法兰锻造行业总产值87亿元,上缴税金由年的1.31亿元增加到年的2.8亿元;包括中国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定襄县法兰锻造产业王一德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国字号”“省字号”品牌在内的10大平台成功创建,法兰锻造产业真正迈进了做强的崭新阶段,“世界法兰之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文化旅游亮点突出。该县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年再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同年,凤凰山景区、阎锡山故居(河边民俗博物馆)成功晋级为4A级景区,晟龙木雕公司“中华古代建筑模型博物馆”项目主体建设完成,将成为忻州市唯一一座以展览古代建筑模型为主题的博物馆。 深化改革与培育新兴产业同步进行。全面推行“放管服效”改革,狠抓“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年共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示范项目14项,位列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加快改革开放,鼎力建设全市“对外开放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示范区”。以确立“一区三园”的发展布局为起点,狠抓开发区建设,着力推动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项目,招商建设的吉隆能源公司生物质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中意合资的施必得空冷设备制造项目投产运行。 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年12月25日,五台山机场正式通航,五台山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定襄进入口岸开放时代;年7月,五台山机场迈入国际航空市场,成为我省第4个国际口岸机场。随着永旺物流园区产业集聚区的申报成功,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配送中心的建设完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起步基本成型。 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绿色定襄”。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坚持空气、水、土污染防治常抓不懈,实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开展“清河”专项行动,实施南西力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完成两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全县空气质量、水土环境持续好转,绿色生态功能得到综合提升。 以服务人民为己任,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十二五”期间,县城和河边镇相继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镇,县城北大街、西大街顺利通车,以三环路为框架,城市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0%,绿化覆盖率达34.8%,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6.1%。先后完成了公里的农村道路改造和街巷硬化,每百平方公里的道路比“十一五”末增加7.1公里,境内新增高速公路34公里、互通口3个。到了年底,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加;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基本完成;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城市低保资金、农村低保资金、大病救助金、临时救助金等全部发放到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人。 70年的光辉历程成为定襄县永载史册的华彩篇章。今天,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定襄县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拼搏,坚持以勤劳和智慧为创业之本、创新之魂,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开放的胸襟气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稳健的改革步伐,奋力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杨晋林) 1 改革创新转型跨越壮丽七十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斗新时代 中共定襄县委书记张文斌中共定襄县委副书记、定襄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建峰1 国家卫生城镇巩固、省级园林县城和文明县城创建“三城联创”,机场、铁路、公路与县城相连相通。如今的定襄县城既美丽迷人,又颇具现代气息。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定襄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定襄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改革开放实践,取得了光辉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全县已进入了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时代。 近年来,定襄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标山西省“三大目标”、忻州市“六大主战场主阵地”任务要求,确立了“三产联动协调发展、四位一体全面进步”总思路和打造“一都四基地、五大示范区”总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探索并走出了一条非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之路。年和年连续两年夺得忻州市目标责任综合考核第一名;从年起,连续五年在全市项目考核中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年度全县区域经济转型指标考核再次名列全市第一。全县形成了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阶段。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抓好“三基”建设。明确提出“抓党建、强三基、促发展”党建工作总思路,构建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整体覆盖、多方联动”的大党建格局。建立全市第一家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工作经验在省委“三基”建设工作简报刊发,县委出台的《关于对农村“两委”主干实行“三账双述一评定”管理考核办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对农村党员实行“双报告一评定”管理考核办法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得到推广,年全市党建工作现场会在定襄举行,年我县“三基”建设工作在全省现场会进行经验交流,定襄的党建工作多年来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一产上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推动第一产业规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建设滹沱河生态农业经济带,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达到1.2万亩;打造了“定襄甜瓜”“定襄糯玉米”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农产品认证达45种个。引进农业转型重大项目,重点发展小杂粮、瓜菜、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平东社亩水稻项目实现种植加工一体化,吉福寺农场亩芦笋、莲藕、中药材项目实现食品功能化,瑞锦隆公司栽植桑树亩实现养蚕基地化,温氏集团4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实现生猪产业“1+2+N”模式化,智缘杰生物科技公司植物蛋白饮料加工、益众源公司的杂粮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链条化。依托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农业农村部小杂粮生产基地县和省级农产品主产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初步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二产上以法兰锻造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打造“世界法兰锻造之都”和“全市电力装备制造基地”,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发展。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推动工业4.0建设和打造百亿元级支柱产业”的要求精神,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主导作用,出台《定襄县做大做强法兰锻造产业的80条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十大平台作用全力推动法兰锻造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采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系统集成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使其成为我市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典型样板。成立了法兰锻造协会,实施整合重组,法兰锻造企业由最初的户整合到现在的户,组建集团公司22个。推进管理转型,在规上企业全面推广6西格玛管理,在规下企业全面推广6S管理;推进产品升级,建立产业、技术、价格、标准联盟;推进工艺改造,推广模锻、高速数控机床设备,逐步将原有夹棒锤改造升级为智能化的电液锤,推动法兰锻造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恒跃集团成功建成国家级两化融合企业,山西利国磁性材料有限公司30吨取向硅钢成品正式下线,标志着我省境内第一家企业生产取向硅钢产品调试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实现了我县战略性新型产业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推进平台创建,在创建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王一德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十大平台的基础上,成功与省产业基金、省股权交易中心、中国银行、中信保公司、浙江网盛生意宝公司、忻州汇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14户法兰锻造龙头企业成立了法兰锻造产业基金,32户企业登陆山西省股权交易中心“晋兴板”和“展示板”,“融信达”、票据融资、白名单经营快贷等金融产品持续释放资本红利,融资担保公司为全县小微企业及“三农”项目提供担保资金放大10—15倍的融资担保服务,全力打造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新的活力,为下一步进入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打通了县域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三产上依托定襄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忻州全域旅游基地和晋北现代物流基地,推动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推进景区体制改革,构建多产业融合的旅游模式,提升定襄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国家级5A景区创建,河边民俗博物馆组建了国有独资的定襄阎家大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凤凰山康养小镇项目被纳入全省8个重点康养小镇建设项目之中。五台山机场国际航空口岸建成,五台山到泰国国际航线正式开通,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相连接的立体多元的交通优势,进一步扩大了定襄对外开放。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的永旺物流、庄力园区两个省级产业聚集区,永旺物流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成为中国海关在忻州市的唯一对外窗口。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坚持致力民生改善。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和第一民生,实施“”脱贫攻坚策略,全力投入,尽锐出战,整体上实现了连战连胜。坚持教育兴县战略,深入实施“”教育发展思路,持续开展大整顿,连年开展大表彰,狠抓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不断提振师生精气神,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努力重振定襄教育辉煌。坚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细化,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挥定襄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优势,弘扬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