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上方“这里是忻州”精彩等着您

大家好

我叫河曲

这是我的简历

请多多关照

这是我的个人信息

名字:河曲

车牌代码:晋H

语言:河曲方言

性格:开放和谐

这是我的家庭状况

住址:晋西北黄土高原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14.72万人

这是我小时候的照片

这是我现在的照片

这是我的旅游照片

在河曲,有一处渡口叫西口古渡

在河曲,有一处神奇的地方叫娘娘滩

在河曲,有一处传奇的地方叫太子滩

在河曲,有一处震撼心灵的地方叫石径禅院

在河曲,有一处公园叫白朴公园

在河曲,有一座寺院叫海潮禅寺

这是我的美食

河曲酸粥

河曲驴肉

河曲酸茴子白

河曲烫面饺子

河曲黄河鲤鱼

河曲红腌菜

河曲西瓜

河曲海红果

这是我的文化

河曲二人台

河曲河灯节

河曲黄河文化

河曲长城文化

河曲民俗文化

这是我的成长情况

河曲县位于忻州市西北部,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被神府煤田、准葛尔能源富集区、朔州工业区、河东煤田等大工业包围,境内已经或即将建成的神朔铁路、朔准铁路、黄河龙口大桥、韩河公路、沿黄公路和府谷至河曲公路桥等便利交通网络,使河曲融入晋陕蒙金三角区域经济板块,是承接呼、包、鄂、榆、忻、朔经济发展辐射力的枢纽带。因与陕西府谷县、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素有“鸡鸣三省”的美誉。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14.72万,共辖4镇9乡。

河曲县地势东高西低,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最高峰翠峰山海拔米,黄河过境约76公里。河曲踞长城,临黄河,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耕读传家人文荟萃,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河曲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千里黄河、万里长城“双龙交汇”之地,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地带,素有“煤电之乡、杂粮基地、文化名城、白朴故里”之美誉。文化底蕴积淀深厚,著名的《走西口》产生于此,被誉为“民歌海洋”、“二人台的故乡”,河曲民歌、二人台与河曲河灯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县被授予国家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北方民歌之乡”和“中国最具有文化风情旅游名县”等称号。

河曲不仅有蜚声海内外的河曲民歌和二人台,而且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是长城和黄河的交汇处,又是内长城和外长城的交汇处。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悠久,价值很高。主要有战国、秦汉各代古墓葬群,有待开发的黄河风情旅游资源娘娘滩、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岱岳殿、海潮禅寺等主要自然旅游景点,还有代表现代文明的大电厂、大煤矿、龙口水利等一批新型工业旅游景点。如今,河曲努力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把河曲民歌、二人台这一文化大餐推向市场,着力打造黄河风情特色旅游胜地,把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业,使得文化与旅游统筹发展,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河曲境内资源丰富,初步探明有相当储量的矿种6类18种。其中煤储量亿吨,铁矿储量15.6亿吨,铝土矿储量1.79亿吨,石灰岩储量亿吨。河曲也是国家西电东送重要的电力生产县、全省重要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县。目前,全县初步形成煤电化建四大产业齐头并进,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跟进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河曲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着力在促进转型中稳定经济增长、在完善功能中提升城市品质、在加快发展中改善社会民生。“十二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7%。年,全县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预期性指标多数在全市排序较好,全县经济呈现了总体趋稳、稳中有增、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县、全市入企服务先进单位、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编辑:建鑫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北京白癜风介绍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