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不动摇,聚焦“三大目标”、“四个重大突破”,深入实施“”发展战略,久久为功打基础,孜孜以求谋长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转型项目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60.2% 投资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全市转型项目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60.2%。经济体制实现结构性突破。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市企业技改投资32.5亿元。持续为企业“减、免、缓、帮、扶、替”,规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降低3.05元,企业利税同比增长43.1%。 脱贫振兴统筹推进 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累计整村搬迁个村,销号个行政村,安置人。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繁峙、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6个贫困县摘帽进入程序,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28%。编制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六个专项规划,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杂粮之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能源发电装机.3万千瓦 保德煤层气热电联产、海通煤层气液化等一批项目建成或投运,蒙西至晋中特高压交流忻州工程开工。全市电力装机.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3万千瓦,火电发电装机万千瓦,新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规模,实现结构性突破,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初步形成。 产城融合步伐加快 城区30条道路竣工通车 坚持及时把城市建设成效转化为产业发展成果。中国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开工建设。国家级法兰锻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获批,省级杂粮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挂牌。忻州城区30条道路竣工通车,云中河景区二期开园,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持续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年度测评,城市综合品质大幅提升。 “三个门户”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作用彰显 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3.36% 忻州至雄安高铁开展地勘,繁五高速启动招标,繁峙滹源通用机场具备开工条件。神岢高速、晋蒙黄河大桥完工,长城黄河偏关段一号公路开工,同德氧化铝项目重启。大西高铁原太段通车,忻州进入高铁时代。五台山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忻州海关获批,机场连接线竣工,永旺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投运,忻州进入口岸开放时代。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3.36%。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煤炭退出产能万吨/年,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5%。开发区(园区)“三化三制”改革深入推进,繁峙经济技术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全市开发区新建转型项目数、经营(销售)收入、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分别完成省定目标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评估名列全国第二。 生态环保成效明显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4.4% 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完成“煤改电”、“煤改气”和集中供热等清洁能源替代户,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4.4%,优良天数较年增加13天。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回头看”交办案件全部办结。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 民生事业不断改善 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80%以上 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80%以上。2万多名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去产能企业职工妥善安置,城镇新增就业4.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改(扩)建幼儿园所。“”兴医工程全面实施,医院投运,郭应禄院士工医院挂牌。新建5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省政府确定的六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稳定局面巩固发展 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最安全城市榜单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0.,控制在省定目标值0.1以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2.48%、15%。忻州市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最安全城市榜单,是全省唯一连续三年入榜的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30个项目列入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市 本级“三公”经费下降7.4%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弘扬政府精神,持续建设“六型”政府。全市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市本级“三公”经费下降7.4%。办理9件省人大和省政协建议提案、件市人大代表建议、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忻州“随手拍”网络问政平台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取消、下放、调整市级行政职权事项项,清理规范17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开展“”专项行动,率先在全省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扎实推进审批便民服务和“”电子督办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干出来、拼出来的,凝聚了各方面的心血和汗水。当前,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突出表现为产业基础薄弱,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事关项目建设的约束指标基数较低;区域性贫困与深度贫困交织,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生态环境保护欠账较多;营商环境的基础比较脆弱,吸引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的要素不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有的政策举措落实还不够精准,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标准不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要坚持问题起点、目标导向,一切从政府自身找原因,一切通过自身努力推进工作,继续保持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工作状态,继续完善求实求是、谋定后动的工作方法,继续营造群策群力、改革创新的工作氛围,继续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继续保持孜孜以求、久久为功的工作追求,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以对忻州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创业环境越来越优、人居环境越来越佳而努力,全面拓展在“两转”基础上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新局面,扎扎实实办好忻州的每一件事,决不辜负全市干部群众的重托! 编辑:王辰安 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