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忻州人,感谢阅读,小编业务QQ: 过年蒸花糕的习俗在忻州由来已久,花糕不仅是春节期间市民家中、尤其是农家必备的一道美食,更有年年高升之意。虽然花糕的原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面粉和红枣,但工序却非常复杂。选最香、最白、最细的面粉,称重后按一定比例配好酵母和碱,最讲究的就是和面了。不能和太软,也不能太硬,这个时候一般就需要家里的“顶梁柱”登场了。一来面多女人们和不动,二来男人手劲儿大,能够更好地把面和匀、揉劲道。面和好之后要放到炕头发酵,炕头太热怕把面烧坏了,冷了又怕发不起来。记得小时候,父母在蒸花糕的前一天晚上总是忙活到很晚,半夜还得起来看看面发得怎么样,真是煞费苦心啊。 图为17日,河习头村妇女正在捏花糕 等到蒸花糕的时候就热闹多了,虽然叫“蒸花糕”,可花糕的精妙之处还是在于“捏”。村里能干的女人们汇聚一堂,互相切磋技艺、热聊家常,手里不停、笑声不断,好一派热火朝天的节日气氛,以至于让儿时的我们觉得只有蒸花糕了春节才会来。早吃早翻身的早山花糕、供奉财神爷的元宝花糕、二月二龙抬头的钱龙花糕……在女人们的巧手之下、借助剪子、梳子、镊子,一个个造型优美、秀色可餐的花糕就诞生了。等进笼上锅开始蒸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锅里的水早已烧开,四节笼按序排放不能乱,绕上围锅带把笼之间的缝隙堵上,以免漏气。盖上锅盖就要开始长达一个小时的蒸了,这个时候掌握火候最为关键。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里蒸花糕时火太旺,把锅里的水烧干了,第一节笼着了火不说,笼里的花糕也成了“烤馍馍”,惹得母亲心疼了好久。 如今,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春节美食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已经不用花糕来打牙祭了。虽然村里年年还会蒸花糕,只是家家户户蒸的都没有以前多了。腊月里就开始忙活,东家蒸、西家蒸、你家蒸、我家蒸,女人们也会抱怨累,但转眼又会笑笑说过节不就是忙和累嘛,要不怎么能过得有意思呢?也许在她们看来,蒸的可不是花糕,是那红红火火的日子、蒸蒸日上的气象、香在嘴里甜在心里的美好生活。图为17日,河习头村妇女正在捏花糕 来源:忻州日报网作者:王菲 相关阅读: 腊月到了,忻州家家户户蒸花糕、蒸枣山 ?昨日,不小心从忻州流出的艳照……震惊全中国!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