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长假已过,小伙伴们玩好了吗?

哈哈哈哈~

没有关系,假期没玩好,咱回到忻州接着玩!

本土著又来喽!

老规矩,土著带你玩,给你不一样!

首先,咱们先来说说一个院,

你会以为是忻州师院?

才不是嘞~

秀容书院

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

原书院东边是文昌寺,后书院逐渐扩建,文昌寺并于书院中。在书院西坡上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为三亭中之最,每边长约三米,亭高约九米。六角亭旧称寥无阁,为全城最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飞黄腾达。

(本土著和你讲哦,秀容书院距咱们忻州师范学院并不远,就在城北,现在虽然还在修复时期,但周末去大欣城逛街,绕过北城楼,顺路去转转也是很惬意的~)

接下来呢,来说说一个公园!

人民公园?水上乐园?

当然不是啦...

古钟公园

忻州市古钟公园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城内大街,始建于年6月,改造工程于年6月19日正式开工,8月29日竣工。占地5万平方米。公园总占地面积76亩,其中绿化面积28亩,硬化面积29亩,东园区和西园区人工湖面积16亩,人工岛面积3亩。是一个集生态、自然、游乐、健身和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这古钟公园虽然不大,但它可是本土著童年最想来的地方,小路、石桥、凉亭...满满的都是回忆~

想必大家一听名字,

也纳闷为什么要叫“古钟”了吧?

这还真有点说头...

古钟公园的南大门,距离门道的石阶台约有二丈左右的地方有一钟楼,平地雄峙而高阁托空,冠层错落而六面延伸,上钟下空而成屋容人,八根红柱排列均匀,典雅古朴而独具造型。据记载,"元音觉世"大铁钟重余斤,为金代大定二十九年在都维那张鼎的主持下,由朔州录事司铸钟工匠手赵世俊和赵孝宁、赵孝尔三人用生铁所铸,呈圆锥喇叭形,吊环下有数孔,钟身布满花纹、鸟兽、铭文等。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OK,说完好玩的地方,咱继续说好吃的!

NO.1茭子鱼

“茭子鱼”也叫高粱面鱼鱼,或红面鱼鱼,是高粱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搓制成光滑如“小鱼”般的形体,是山西晋中、吕梁、忻州地区百姓粗粮细做的经典面食,尤其在忻州一带,这是人们招待客人的“佳肴”。“茭子”是忻州人对高粱的传统称谓,忻州历史上盛产高梁,唐代时已经大量种植,但产量不高,人们常称之为“唐朝茭子”。

高梁面鱼鱼是普通高梁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看忻州的农家妇女们搓鱼鱼,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主妇们将和好的面挤成枣样大小的剂子,两手同时从大案两头搓起,成细若香头的小鱼,蒸好浇上汤菜食之。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令人垂涎。

NO.2蒸肉

忻州蒸肉是山西传统特色小吃。创于隋唐,盛于明清,至今活跃在忻州人家的餐桌之上。因忻州历史上盛产土豆,人们经过反复配料制作成可口美味的食品,又因制作过程需放在碟子里要长时间蒸,所以也叫碟托子。过去因经济困难平时吃不上,只有上事宴和过年时才能见到,每人在食盒里也只能吃上一二片,所以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记忆深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的富有,市场的供应源源不段,外地人来忻州也很喜爱吃了,现在仍是太原北部、忻州大部地区宴席间、供桌上常见的佳肴。

(土著提示:蒸肉,热一下更好吃呦~)

好的,今天的“忻州土著说忻州”就又结束了,

假期没有玩好的小伙伴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往期回顾:忻州土著说忻州!技术编辑:王勇星图文编辑:王勇星音频来源:王勇星贾沐霖

给你小鱼干!

Mt

赞赏

长按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