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用“择一事,爱一生”来形容非遗传承人,但他们为何会如此坚守、这般热爱,非遗对每个普通人的魅力与价值何在?这次我们以非遗之名,看看忻州古城的文化底色 Part1·壹·乡音民俗工作室剪刀划过纸张留下岁月痕迹透过一抹剪影踏寻先祖匠心—在忻州古城的南关大街有一“乡音民俗”馆,是忻府区非遗项目传承人王翠玲的剪纸工作室。初识王翠玲,给人一种温润祥和之气。王翠玲5岁就随姥姥、母亲学习剪纸艺术,自此便与剪纸结下了不解情缘,尤其在脱稿剪纸艺术方面颇有建树,艺术特色非常明显。为了更好地把剪纸这项非遗项目发扬光大,退休后的王翠玲,多次参加非遗进校园、老年大学培训、精准扶贫等活动,培训学员数千余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一纹一路间,剪的是故事,是传承,是指尖天地,是浓韵的中国味儿。乡音民俗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