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山西晚报讯(记者吕国俊南丽江通讯员朱识斌)10月17日,来自晋陕豫三省文博单位和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由运城博物馆举办的黄河文化研讨会。会上,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对运城黄河文化进行阐释解读。

运城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黄河流域早期中原文化区的核心区域,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落实省文物局“精准助力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文旅融合”和运城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安排部署,运城博物馆举办了这次运城黄河文化研讨会。

运城黄河文化深厚悠长。据了解,运城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处,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近年来,该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致力于华夏根祖文化、盐文化、德孝文化、关公文化和善文化的传承转化,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在9月份该市承办的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中,重磅打造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中秋国庆两节长假期间,后土祠、鹳雀楼、黄河大铁牛、大禹渡等黄河旅游景点游人如织,黄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穿透力日甚一日。

作为运城市唯一的国家二级博物馆,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取名“大河之东”,不仅是对黄河以东的地域表达,整个展览也贯穿着黄河文化元素。研讨会上,运城博物馆馆长周文全介绍,今年运城博物馆在黄河文化学术研究方面做的三方面工作:一是围绕运城黄河文化相关的河东名门望族(闻喜裴氏、汾阴薛氏、解州柳氏)、宗教绘画及寺观壁画、汉代河东郡、仰韶文化西阴村类型的发展及演变、盐湖古文化遗址调查等课题,集中科研力量,开展学术研究。二是举办运城黄河文化研讨会,通过对运城的根祖文化、农耕文化,以晋南、豫西和关中地区为核心的考古成果,及其他优秀文化元素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挖掘整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田野考古发掘与历史研究成果高效能转化。三是推进基本陈列调整提升,对散落在基本陈列中的黄河文化元素进行集中归纳、梳理、提炼,新增夏县西阴遗址、绛县西吴壁遗址、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内容,把黄河文化的运城故事做“实”说“透”讲“活”。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吉林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大同市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运城市盐池文物保护所等科研院所30余位专家学者,其中16人进行了主旨发言。研讨内容既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地缘文化渊源、黄河漕运与栈道遗迹中的汉唐经济等黄河地域文化论述及遗存探析,也有博物馆馆藏品的保护修复、展览空间的再拓展等实务性研究,还有部分黄河流域内考古发现的最新动态,其中闻喜邱家庄发现晋公夫人墓及上郭古城的重大考古新发现等,还是首次向外界公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