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参观阎锡山故居及忻州古城一日游小记

一代枭雄山西王

主政晋省创辉煌

国共合作抗敌寇

百世英名史册彰

文山沱水好风光

开发故居兴家乡

一统山河中华志

天下大同颂炎黄

阎锡山像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横扫我国的大江南北,一时间全国各行各业陷入一片低谷。对文旅行业的冲击尤为明显,旅游市场瞬间进入寒冬,全产业链处于崩溃的边缘,各项旅游市场直接经济损失惨重不可估量。在我国党和政府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有决心、也有信心去打赢这场战役,经过几个月的奋战,我国疫情慢慢得到控制,社会经济开始慢慢复苏,我国旅游景区也正式解禁逐步对外开放,旅游业又迎来一缕和煦的春风。

阎锡山故居正门

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阎锡山故居,也正式对外开放,迎来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被誉为民国时期“山西王”的阎锡山,作为山西人,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都知道阎锡山这个响当当的名字。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小名万喜子,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生于年,故于年,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对于阎锡山故居更是早有耳闻,就连现在太原万柏林区的“万柏林”三字,都与阎锡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传“万柏林”是阎锡山生前为自己准备的百年归宿陵寝之地,因栽植柏树万株,取“万喜”、“百川”首字,谐音“万柏”,取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故而称作“万柏林”。因西寨阎姓人口,是在太原境域集聚最多的村庄,为了进一步了解定襄河边阎氏与西寨阎氏的历史文化渊源,特于年9月11日,在春秋国旅西寨分店小丽的组织下,西寨村民一行五十三人,赴阎锡山故居参观游览。阎锡山故居参观游览留影大家在西寨社区门口集合,六点半准时发车,第一站先到预定的忻州旅游推介会所,听取会议,主要是经过讲解员讲解和大屏幕演示,推出广西北海银滩和巴马长寿之乡,两个景区疫情解封的特价旅游情况,让更多的游客到该地旅游。听完一个多小时的推介会议,便安排在西河头革命纪念馆的一处餐厅聚餐。经济实惠的午餐,所谓八菜一汤,是在本着突出晋北饭菜特色的基础上,即适合大众口味,又能让大家吃饱,又不浪费的宗旨下一起聚餐。吃过午餐,便乘车到定襄河边阎锡山故居参观游览。阎锡山故居正堂阎锡山故居是阎锡山在世时,在老家建造的一处私人官邸,位于山西省定襄县东北22公里处的河边村(原属五台县),始建于年,至年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30多座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27座院落,余间房屋),总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历时24年完工。阎锡山故居西洋建筑整个建筑群坐东面西,背倚文山,面临沱水,可谓得天独厚之风水宝地。旧居分为上下两院,前后为东西花园。东花园的建筑以中国传统的晚清宫殿式建筑为主,大门为古牌楼式,穿过砖雕影壁到了第一院,这里的地面全由鹅卵石和青砖砌成几何图案,对面是高大的二层楼。穿过过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厅是三间大房,供阎氏家族议事及会议使用。三院的宫殿式大楼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是一组格局构思变幻奇妙的近代仿古建筑群,不仅是研究阎氏家族繁衍兴衰的珍贵实物,也是阎锡山本人政治仕途升降沉浮的历史遗迹。同时,它又以鲜明的民间民俗色彩和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显示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其中尤以一组组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木雕而使游人流连忘返。登楼可远眺全村景致。阎锡山旧居是民国初年仿古建筑中的杰作,极具历史价值。文沱草庐门匾阎锡山故居整个建筑中西合壁,即有中国传统的宫殿式,飞檐走兽,雕梁画栋的民族特点,又有西方欧式的建筑风格,无论是木雕、砖雕、石雕等都做工考究,十分精美。特别是东花园一进三院,雄伟的大门为牌楼式门楼,两旁有砖砌的八字照壁,门额悬挂着一块巨大的蓝底金字门匾,上书“文沱草庐”四个遒劲有力的金色颜体大字。所谓“文沱”,即文山沱水,“草庐”,即谦称阎锡山自己的山野居舍。字里行间彰显着阎锡山故居文山沱水的文化底蕴和阎锡山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心。李一氓题书阎锡山故居一进故居大门即可看到一座仿古影壁,上书红底金色的“阎锡山故居”五个大字,即革命前辈书法家李一氓先生所书,影壁后面是孙中山先生赠书蓝底金色“博爱”二字。孙中山先生赠书“博爱”二字来到东花园南窑外壁,三院长廊外壁,完好保存着十八幅阎府家训石刻,其内容或谈交友持家,或言善德治学,均为阎锡山处世理家治国的言论。通过大院内文献展厅中所展示的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珍贵影像,从遗存的一些历史照片和大量的文献资料上,可以看到阎府当年的赫赫威势。其中反映了阎锡山的政治抱负和家国情怀。可惜这个对山西有着特殊情怀的一代枭雄,主政山西近四十载,创下了山西成为抗战时期实现国共合作、坚持抗战的全国模范省的称号。并升任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部长。在年解放前夕,随蒋介石一同逃离大陆移居台湾,从此这位踌躇满志的政治家背井离乡再未回到山西,以著书立说走完了一生,于年5月2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77岁。

阎锡山故居得一楼

如今,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名人故居给予了加强保护和修缮,又使这座见证历史沧桑的故居,沐浴在一片呼唤祖国统一的和煦阳光里。年8月18日,阎锡山故居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用阎锡山故居在年8月开辟为晋北河边民俗博物馆。馆内陈列品以民俗文物为主,按照农、食、住、行、娱、信为内容的六大系列布局,包括民间面塑、刺绣、雕刻、饮食、信仰、婚俗和元宵节民俗一条街等共58个陈列室,总面积平方米,这些展室的陈列,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关联,生动地反映了晋北清末民初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俯瞰阎锡山故居

最后登临位居阎锡山故居最高处,偏东南方向耸立着的一座三层大楼,即眺望楼,顺台阶拾阶而上,底层是十分宽敞的三眼窑洞和一条通楼上的石通道,上面两层由青砖砌成。楼顶方砖平铺,四面并建有雕楼,可供游人登高眺望,青山秀水,河边古镇,尽收眼底,一时间游人纷纷致此拍照留念。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历沧桑金戈铁马征战场硝烟烽火随风去迎来和平看朝阳文集九原钟灵地雅出秀容绿水长喜看今日民心乐神州崛起大中华

忻州古城掠影

参观游览完阎锡山故居,又乘兴来到返乘路线上的忻州,参观了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年),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忻州古称九原县、秀容县,故忻州古城又称“秀容古城”。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因繁荣富庶而得“南绛北代,忻州不赖”之赞,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更具“晋北锁钥、三关总要”之名,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忻州自古人杰地灵,名贤辈出,北据忻口,南有石岭关、赤塘关二关险隘,忻州古城筑于中心地带,背依九龙岗,西临牧马河,凭山襟水,一览无余。古城平面势成椭圆,俗称卧牛城,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城内南北大街是太原以北唯一的通道。因此,忻州老城为“晋北咽喉和门户”,北城门楼匾书“晋北锁钥”。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忻州古城历来为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

忻州古城掠影

忻州古城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项目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是集秀容书院、泰山庙,财神庙,关帝庙,南城墙城门楼、东城墙城门楼、西城墙遗址景观等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的古建筑群。走在在新开发的明清古玩街,感受着浓浓的晋北风土民情,街道两边云集县市区的地方特色风物,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更以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院落。以新型业态保留老字号老商业的古城记忆,恢复忻州古城具有典型代表的老字号,成为古城的一大亮点。

忻州古城明清街

忻州古城瓮城始建于明万历24年()。年拆毁,现今瓮城是在原址年重建的城楼和瓮城,从瓮城回看城门,在古城瓮城南门悬有一石匾名曰“景贤”,意为景仰圣贤,蕴含多出贤达英才俊杰之意。城门楼檐下正中悬挂“三关总要”匾额。这里的三关指的是“宁武关,平型关,雁门关”,忻州乃遥控三关,如臂使指,为其后盾。整座瓮城即在原有城墙基础上恢复的历史遗迹,斑驳的墙砖,厚重的条石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历史与沧桑变迁。

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是先人的馈赠,更是历史的遗产!是备受瞩目的文化地标。记录着城市肌理,维系着城市的文化血脉,是古老城市文明的真实见证。身处绿水青山又富含文化底蕴的忻州古城,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忻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群策群力找到一条对忻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利用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改善人居环境、满足市民休闲度假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促进周边居民就业、增收。传承传统地方小吃、保护民俗文化,打造忻州人民的城市会客厅,让这座千年古城文脉永续流传,再现昔日辉煌,创造古城的特色和价值!

忻州古城夜景

登临忻州古城,秀容全貌尽收眼底,西面是鳞次栉比亭台楼阁古韵遗风,东面是高楼林立有着时代气息的现代化都市,四面群山环绕,交通便捷,是一个古今交融绿色宜居的文明城市,更是继平遥、大同、古太原县城之外的又一座恢复古城原貌的山西历史文化名城。

鳞次栉比的古建筑

随后又观赏了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社火表演活动,聆听激情高昂的北路棒子,由于时间关系,在初步游览忻州古城之后,此时夕阳西下,在留恋美景中平安返乘回家,一次参观考察一日游活动圆满结束。

孟志宏

西寨历史文化研究会

年9月11日

作者简介

孟志宏,西寨村人,男,年生,字艺学,号晋阳湖畔、汾水村夫,斋名《汾水栖居》。作者系晋源区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晋源区政协文史委委员、晋源区文旅局文保员、晋祠文化研究会会员、晋源区古太原文化研究会会员、山西孟子儒学文化研究会会员,西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长按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