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保德铜贝”被誉为国宝,五台山出土的宋代“淳化金币”也同样价值不菲。 年春,河北省阜平县的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五台山中台顶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掘出上千枚“淳化元宝”佛像金币,钱径2.4厘米,厚0.12厘米,穿径0.5厘米,佛像隆起0.2厘米,成色96%,枚重12克左右。“淳化元宝”金钱背面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为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的观音菩萨,左为双手合十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瓣座基上的善财童子,是一幅童子拜观音的画面。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说明这种金币与佛教有内在的关联。是淳化年间,专为宋太宗巡幸五台山时烧香敬佛铸造的,属于供养性质的钱币。专门为寺庙铸币,充分显示出宋朝廷对佛教的重视。 因出土突然,毫无保护措施,“淳化元宝”金钱出土后就被民工偷藏和私分,出售倒卖,后来流到了香港及东南亚钱币市场。金光闪闪的钱币因数量有限,造型独特,又与佛教渊源深厚,收藏者趋之若鹜,价格炒得很高。据说,当时一枚金钱可以换一辆豪华轿车,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后来,河北省阜平县公安局破获了这起特大倒卖古金币案件,收缴宋代“淳化元宝”金币枚。 文物考古还发现,忻定盆地出土的盖豆、壶、盘,定襄中霍和原平峙峪出土的鼎,带有明显的中原晋文化特征;原平峙峪出土的“吴王光剑”,铭文为“攻吾王光自作用剑”,可知是吴王阖闾之剑,为南方吴越所造;刘庄出土的青铜剑称之为“少虞剑”,为春秋时期活动在忻定盆地的戎狄族遗物。以上足以说明,作为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带,忻州早在青铜时代,已经呈现出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域文明特征。 忻州多元文化并存,多种文明交融!为了让忻州之美向全世界展现,请伸出您的双手为忻州加油助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