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是长城上重要的关隘,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以北的雁门山中。昭君出塞就是通过的雁门关。此处险要,引领的朱彝尊尽管以婉约词为长,此处却不得不以豪放格调抒就雁门险要。清代此人朱彝尊有专门一首词《消息》即《永遇乐》,用来描述西出雁门关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年。年朱彝尊前往山西大同投奔时任山西按察司副使的曹溶,次年二月随同曹溶西出雁门关,作此词。词牌“消息”即“永遇乐”。消息·度雁门关千里重关,凭谁踏遍,雁衔芦处?乱水滹沱,层霄冰雪,鸟道连勾注。画角吹愁,黄沙拂面,犹有行人来去。问长途,斜阳瘦马,又穿入离亭树。猿臂将军,鸦儿节度,说尽英雄难据。窃国真王,论功醉尉,世事都如许。有限春衣,无多山店,酹酒徒成虚语。垂杨老,东风不管,雨丝烟絮。上阕写景。开篇“千里重关,凭谁踏遍,雁衔芦处”写雁门关的高险之势,起笔即力拔千斤,雄壮尽显。“雁衔芦处”形容雁门山高峻凶险。按《代州志》记载,“雁门山岭高峻,鸟飞不过。惟有一缺,雁来往向此中过,号雁门。山中多鹰。雁至此皆相待,两两随行,衔芦一枝,鹰惧芦,不敢捉”。“凭谁踏遍”以反问入词,强调了雁门山无人能越的险峻。“乱水滹沱,层霄冰雪,鸟道连勾注”三句,写雁门关奇险地势。下有滹沱河流水湍急,上有层层冰雪覆盖,雄踞勾注山上,睥睨四面八方。“滹沱”即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流经雁门东南。“勾注”为雁门山别称。乱水”“冰雪”“鸟道”三个意象的出现,已经流露出荒寒意味,接下来“画角吹愁,黄沙拂面,犹有行人来去”三句则坐实了此时雁门关的荒凉景象。号角凄厉,黄沙漫天,不时有三两个行人艰难赶路。而朱彝尊也正是这行人中的一员。末三句“问长途,斜阳瘦马,又穿入离亭树”点出全词度雁门关的主题。只不过长途、斜阳、瘦马、离亭等字眼传递出来的是一种荒凉颓废之意,与之前雁门关高雄险峻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昔盛今衰,让人顿生沧桑变化之慨。下阕怀古。“猿臂将军,鸦儿节度,说尽英雄难据”,朱彝尊选取了两名与雁门关有关的历史人物,一为西汉名将李广,一为唐末军阀李克用传说李广臂长如猿,善于骑射。他曾任雁门、云中等地太守。后因罪被贬,居南山时以夜行遭到醉酒亭尉的斥责。李克用,别号“李鸦儿”,他曾任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后以讨伐李茂贞为名,进兵长安,唐昭宗被迫封其为晋王。这也就是后文“窃国真王,论功醉尉,世事都如许”所指。此处“真王”尚用了刘邦封韩信为齐王的典故。起兵造反的封了王,军功赫赫的反而遭轻慢,怎不让人感概世事无常,感叹一句“世事都如许”。凭吊了历史人物过后,朱彝尊的目光重新回到了现实中来。“有限春衣,无多山店,酹酒徒成虚语”三句言身上春衣有限,山间也没有酒馆,自己想以酒祭奠都不行。“有限春衣”从侧面表现出了天气寒冷之意,写得极富趣味,与上阕的“层霄冰雪”呼应。“酹酒”谓以酒浇地,是古时一种祭奠仪式。这里指朱彝尊旅途寂寥无以消解之意,其中隐含了朱彝尊诸多落寞心绪,不但无人可以言说,就连以酒浇愁都不可能,结合朱彝尊身世境遇来看,当是心里苦闷至极。词末“垂杨老,东风不管,雨丝烟絮”三句以水墨画卷作结,谓在烟雨迷蒙中,在垂杨老树旁告别了雁门关,这几句用婉约词写作手法,有缠绵不尽之感。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