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忻州市,隶属于山西省,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总面积2.万平方千米。

截至年,忻州市下辖1区、1县级市、12县,常住总人口.53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新石器时代忻州就有人类活动。相传汉高祖刘邦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突围时大军南辙,到忻口方摆脱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地区春秋时大部分属晋地。

战国属赵。

秦汉属太原、雁门、太平等郡。

东汉建安二十年(年)于九原县置新兴郡。

三国魏时雁门郡治自今朔州市境徙广武县,故治在今代县境。

西晋元康中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初年于肆卢县置肆卢郡。北齐废永安、永定、新安、建安、广安、广宁、神武、齐、吐京诸郡,改武州为北灵州,寻废,改廓州为北显州。北周废繁峙、太平2郡及北显州。大象元年(年)肆州治徙今代县境。

隋开皇元年(年)复置新兴郡。

唐武德元年(年)改新兴郡为忻州,改雁门郡为代州,建都督府。

五代,后唐改武州为毅州,后废。北汉于今繁峙县境置宝兴军,乾佑五年(年)于今宁武县境置宁化军和固军。后周显德元年(年)于雁门县置静塞军,故治在今代县境,寻废。

北宋废宁化军和宝兴军。太平兴国四年(年)废固军。太平兴国五年(年)于岚谷县复置岢岚军,于宁化县复置宁化军。太平兴国六年(年)于今静乐县境置静乐军。

辽重熙九年(年)复于今五寨县境置武州,于今偏关县境置宁边州。

宋熙宁三年(年)废宪州,熙宁十年(年)复置。政和五年(年)改宪州为汾源郡。

金天会六年(年)于雁门县置震武军,后废。天德三年(年)改汾源郡为管州。大定二十二年(年)岢岚军、保德军、火山军、宁化军均升为州。

元太祖十四年(年)升崞县为崞州,故治在今原平市境。元太祖十六年(年)废岢岚州,并宁化州入管州。元至元二年(年)睟州废入保德州。元至元四年(年)宁边州废入武州。

明洪武二年(年)废武州,改崞、代、坚、台4州为崞、代、繁峙、五台4县,三年改管州为静乐县,七年改保德州为保德县。成化二十三年(年)于代州置雁门道。嘉靖中年改雁门道为雁平道,明末废。

清康熙十年(年)复置雁平道。雍正二年(年)升忻、代、保德3州为直隶州。清末废雁平道。

中华民国初年废州。属雁门道,后分别属山西第一、第二专员公署。

年置忻县专区,专署驻忻县,辖忻县、代县、宁武、静乐、五台、定襄、繁峙、崞县、阳曲等9县。1年将原兴县专区所属兴县、保德、河曲、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岚县等8县划入忻县专区。年底,忻县专区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年复设忻县专区,专署驻忻县。原晋北专区所属忻定、宁武、原平、繁峙、五台、静乐、兴县、河曲、五寨、保德、偏关等11县划归忻县专区。恢复年属晋北专区时撤销的忻县、定襄、代县、岚县(驻东村)、岢岚、神池等6县;撤销忻定县。忻县专区辖16县。年忻县专区改称忻县地区,地区驻忻县。年将兴县、岚县划归吕梁地区,忻县地区辖14县。

年,忻县地区改为忻州地区,忻县改为忻州市,地区行署驻忻州市。年,原平县改为原平市。忻州地区辖代县、繁峙、五台、定襄、静乐、岢岚、保德、五寨、河曲、偏关、神池、宁武12县,代管忻州、原平2市。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设立地级忻州市。市政府驻新设立的忻府区。忻州市设立忻府区,以原县级忻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忻府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截至年,忻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忻府区、1个县级市:原平市,12个县:代县、繁峙县、静乐县、定襄县、五台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宁武县,个街道乡镇、个行政村。忻州市政府驻忻府区长征东街18号。

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苯酚的用途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