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元好问的传说

元好问,忻州人,金元时期的文坛巨星,史称金元文宗。他不仅是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关于他的故事,在忻州流传得很多,很广。

大闹巡抚衙

太原巡抚衙前的大街上,有个人纵马飞驰,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逃避,有躲不及的就会人仰物翻。衙前不远,人们聚得更多,他们瞧见远处奔来一个骑马的人,吓得你拥我挤地朝两边避让,街上顿时一片大乱。有个卖豆腐的老汉,手脚迟钝,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电掣而至的马匹撞了个人滚担翻,又是水又是豆腐地泼翻了一路。

马上的人见有人居然敢不逃避,跳下马来骂道:“瞎了眼的老东西,敢用担子挡我的马头,活得不耐烦了?”说着皮鞭“啪啪”两声抽在老人身上。两旁观瞧的人噤若寒蝉,没有一个敢上来讨个公道。原来这人是巡抚衙门的人,平日在太原横行暴虐,没有人敢得罪他。

那个人抽打老人几鞭后转身要上马,不想从人群中奔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扑上去拽着他的衣服大声喊:“你这个人这么无理,撞倒人还要打人家,赔豆腐,赔人家的豆腐!”语气虽然稚嫩,但是十分气壮。那人见满街的人都不敢吭声,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竟敢骂自己,这还了得,狠劲一甩,把他摔倒在地,踢了一脚,又狠狠地抽了一鞭,翻身上马而去。

这个孩子无比倔强,一骨碌翻起身来,见那人骑马跑了,一边大声喊骂,一边撒开小脚丫子追下去。这里离巡抚衙门不远,小孩儿见那个人进了衙门,也飞跑过去要往里闯。守门卫士见一个孩子边骂边闯,胳膊一伸把他拦住了。这个小孩儿鬼精灵,身子一蹲,竟从守卫胳膊下面钻过去,脚下一使劲窜进门内。顿时衙门内喝骂声,“赔豆腐,赔豆腐”的索叫声混在一起,乱成一片,惊动了巡抚大人。

这个巡抚姓王名汤臣,苛岚县人,官声还不错。见府中衙役追赶一人索赔豆腐的孩子,吩咐把小孩儿带到他面前:“小娃娃,这是巡抚衙门,你让谁赔你豆腐?”小孩见一个穿官服的人问话,知道是个主事的,理直气壮地说:“叫你的人赔豆腐,他踢倒人家的豆腐担子,还打人家老人。我跟他讲理,他还踢了我一脚,抽了我一鞭子!”说着脱下衣服让巡抚看。

王巡抚见小孩身上果然有道鞭抽的血痕,便问旁边的衙役:“这是谁干的?赶紧查来!”

“不用查,就是刚才跑进来的那个骑马的人,一脸凶相。”

王巡抚把那个人传到面前,还没待问话,这小孩就扑上去一拉:“就是他,他撞人还要行凶打人,赔人家的豆腐!”别看这人在街上是个凶神,在王大人面前却成了脓包,小孩拽着衣衫也不敢反抗,耷拉着脑袋承认了过错。王巡抚命人监视着他向大街上的人公开道了歉,并赔了人家的豆腐。自己则拉着孩子的手问:“小孩子,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小孩子说:“看来你还是个好官,我就告诉你吧。我叫元好问,忻州人。”

王巡抚一听说这孩子是忻州人,猛地想起陵川县令元格有个过继的儿子就叫元好问,高兴地问:

“你是不是元格的那个七岁能诗的儿子?”

“你怎么知道?”倒底是个孩子,一句反问就漏了身份。王汤臣很高兴,留他在内堂考查了一顿所学,见他小肚子里头的东西还真不少,连声夸耀说:“元格有这么个神童儿子,真是幸甚!”

京郊题诗

元好问曾多次参加过京城科考,但是屡试不第。每次名落孙山后他都要认真地反思自己、勉励自己,也更加勤奋地攻读诗书。

有年又是大考之年,元好问再次来到京城。三场下来,自己觉得非常满意,就在客寓等待捷报。果然,没过几天,门外来了两位公人,说是主考官召见。按照常规,阅卷完毕,考试结果是挂榜公示,捷报投递,还从未有过单独面见的先例。但是不管啥事,既然公人来召就得随去,按自己的答卷情况,单独召见只会是件好事。

原来本次主考确实与往常的不同,凡是文章锦绣、才学出众,能列入前茅的举子,他都要私下召见,以表示自己特别给予了恩惠才使之及第。这样一来,选中的人做官以后一定会铭感终身,永为己用。元好问的考卷被特别选呈后,主考官反复诵读该文,连连称绝,觉得此文能冠绝当科,便命手下召来见面。

无好问被召来了,主考官一看,从头凉到脚心,原来元好问虽然才华冠绝,但是人生的容貌寝陋,身形瘦削,与主考想象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心想:如果与这样的人同朝为官已经别扭了,何况还是自己的门生,若是录取,同僚们一定会以此为笑柄嘲笑自己。想到这儿,就对元好问说:“你这等容貌还想跻身朝堂,真是笑话,回去另谋职业,不必再来应试了!”说罢挥袖进入内堂。

元好问气得浑身乱抖,脸色铁青:我十年苦读,满腹经纶,自信可以报效国家,不想这个主考竟然以貌取人,拒良才于千里。朝中用此庸人,国之大悲!越想越气恼,回到客寓,卷上衣物,背起书箱愤然离京。

出了京城,见通衢大路旁有一块巨石,立面平光,正好题诗。元好问从书箱中取出笔墨,愤笔题诗一首:

逢科应试赴京城,

不负十年映雪功。

昏暗奸臣玩权伎,

真才贤士摒泥尘。

题罢诗,出了一口闷气,署名落款后,大步流星地踏上归程。

京郊出现了一首抨击主考官的诗,众人争相传抄,消息也很快传入主考耳中。主考官气急败坏,一面派人追缉元好问,一面亲自带人铲除石上题诗。

元好问题诗后,知道必会有人追拿,早已抄小路而走,追缉的人只好无功而返。那些负责铲除诗句的人可费大劲儿了:他们用水清洗,墨迹已经深入石中,反而越洗越清晰。改用錾刀剔除,字迹随着錾痕越来越深,直到最后,竟从巨石的背面映出。主考官越看越惊心,越想越害怕,深深后悔自己不该得罪这样一个神奇的人。没有办法凿去诗句,只好下令砸石收场。一场汹汹的事件在草草中收场了,主考官从此不敢再动加害元好问的念头。

巧治团练使

忻州有个姓周的人,凭着自己学过几手三脚猫的功夫,混上个团练使。这个周团练很贪,不仅大财小利来者不拒,更会变着法子占别人的便宜,正所谓“铁猫过来也要拧只耳朵”。他的手下有三五十个团练,平日里由他教授武术。在团练组织中,他有个特殊规定:每天的午饭由团练们轮流着管。这个规定对富裕点的家庭来说也不算什么,可是穷一点的就苦不堪言,因为他每日吃的都须是山珍海味,好酒好饭:什么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海里头游的,越多越不嫌少,越好越不嫌赖。如有孝敬不好,管待差点的,不是变着法子让干苦差累差要命差,就是寻着由头鞭笞责罚。因此,家境再差的也得苦撑着。

自从手下轮流管饭以来,周团练养成一个饮食习惯:午饭吃个死,早晚死不吃,也就是一天中只吃一顿午饭,其它时间只是撑着饿着,他觉得这种习惯最划算。这天,又轮到一个叫小三子的穷团练管饭了,周团练不到中午就来到他家里。那个小三子告诉他:为了让他吃个好,吃个美,今天特地请了个大厨来掌勺,因为要上档次,开餐可能会迟点。周团练说:“迟点好,俗话说‘好话不怕慢,好饭不嫌迟’嘛!”

中午了,只见外面进来一位生人,手中提着炒瓢炒勺,肩上搭着围裙,径直进了厨房。周团练想:这个小三子还不错,虽然家道不怎么样,还专门为我请来个大厨,今天的午饭一定美不可言了!

自从厨师到来,他家的人就忙乎开了,时而跑里,时而跑外,这个担水进来,那个倒水出去……忙忙碌碌,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周团练饿得饥肠辘辘,总是不见饭菜上来。望望厨房,人家正在跑里跑外忙着呢,心想,再忍着点,越迟饭越好。

大约又过了一个时辰,也就是到了下午四点来钟,听到厨房传来叮叮当当勺瓢撞击的声音,刺溜刺儿红油炒菜的声音,七铃欻拉盘碟移动的声音,各种音响交织一起,不绝于耳。厨房的声音越响,周团练的肚子也越响,实在忍不住了,他在屋中想找点吃的先垫垫底。一抬头,见梁上悬着一根绳钩,钩上挂着一只篮子。摘下篮子一看,里面正好有一个窝头,饥不择食,掰了半个三口两口就咽进肚里。

手中还拿着半个窝头,正要吃,小三子的父亲提着一壶水进来了,一见周团练手中的半个窝头,大惊失色地问:“你是不是吃篮子里的窝头了?那是我家上了鼠药治耗子用的!”说完大声喊:“小三子,快来救人,周团练吃耗子药了!”

全家人都跑了过来,个个搓手跺脚:“这该怎么办,这该怎么办?”

“我有办法!”那位厨师进来说:“你家有没有酸菜汤。”“有,酸菜汤多的是!”

厨师说:“快拿来,越多越好,腌酸菜汤能解鼠药。”

周团练慌忙把酸菜汤咕噜咕噜喝了一肚,厨师让他头下脚上一阵翻吐,而后再咕噜咕噜灌上一肚。如此再三,厨师说:“没问题了,但是两天之内不能吃东西,实在饿得不行时,可以喝点白开水,两天之后毒就会全解掉。”

周团练饭没吃成,却灌了几肚子腌酸菜水。回去以后还一直怪怨自己不争气,没吃成大厨做的饭。

其实小三子家根本就没有炒菜,那“刺溜刺儿”的声音是烧红炒瓢浇上水发出来的。那位厨师也不是真厨师,而是元好问。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