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门立户杨六郎 杨继业有七郎八虎,但是支立门户最长久的却只有杨六郎一人,民间说他是杨家的一根“顶门棍”。其中的原由还得从“七星庙”故事中探求。 传说火山王与佘王各守麟、府二州,两家常常为了各自的地盘和利益发生军事冲突。火山王有个儿子叫杨继业,不仅人长得英俊,更有一身超群的武艺,那一柄大刀使开无人能敌,因而他的名气渐渐地比他父亲还要大。 佘王有个女儿,名叫佘赛花,生得貌美如仙。因为出生于弓马世家,自幼偏爱武艺,因而学得一身精湛的功夫,特别是一杆梨花枪使得出神入化,不让须眉。女儿家习武的本来就很少,能学到这样境地的更是凤毛麟角,她虽然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是名声之远不亚于杨继业。 佘、杨两家的争端时有发生,两军阵上各有胜负。自从出了小将杨继业后,佘家将领就无人能够抵敌,非得佘王亲自出马才能挽回面子。一位长者与晚辈较量,就算挽回面子,其实还是失了面子,佘王常为此事叹息。他的女儿佘赛花听说有这么一个少年将军,心中已经暗慕不已,一心想亲睹一下杨继业的风采。但是她是一个女儿家,哪能上阵厮杀,每次请缨都被父亲阻挡回去。 有一次,两家又发生了摩擦,杨继业连败佘王手下八员大将,正在耀武扬威之际,对方阵后飞出一员女将,正是不遵父命偷偷跟来的佘赛花。杨继业见这员女将银盔银甲,肩披一领火红纱氅,头插雉尾,手提一柄梨花枪,加上那副娇美的容貌,不知比传说中的昭君、貂婵还要美上多少倍,就是那唐代女杰樊梨花也不知要逊色多少。这一定是闻名已久的佘赛花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今生如能有这样一位女子匹配,就是让当神仙我也不去了。 两家人马目睹阵上这一男一女两员小将,一位英俊飘洒,一位玉树临风,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女,竟然忘记双方敌我对阵,齐声喝起彩来。这一喝彩,把两个呆呆对视的人喝醒了,佘赛花一声娇喝:“杨继业,本姑娘佘赛花领教你的刀法,看枪!”说着,一枪奔杨继业心窝扎来。杨继业急忙舞刀架开,两人刀来枪去,马去缰还,直杀了一个多时辰不见输赢。两人越杀越佩服,越战越爱惜,竟把一场生死捕斗演成武技表演。再杀下去,天已渐晚,佘赛花心生一计,拖枪佯败,向阵外逃去。杨继业神不由己,下意识地催马紧追不舍。 两匹马一前一后跑出十好几里,前面是一座庙宇,庙上悬挂一块巨匾,匾上写着“七星庙”三个镏金大字,庙门两边各立一根石旗杆。佘赛花驰到庙前翻身下马,匆匆将马拴在旗杆上逃入庙中。杨继业见她遁入庙内,也把自己的马匹系好,弃刀持剑追入大殿,谁知刚跨进殿门,藏在门后的佘赛花撒出一网丝绳,绳上还有无数小钩,一下子把杨继业扯翻在地,三缠两绕捆成个粽子。杨继业气得哇哇大叫,佘赛花却“嘻嘻嘻”直笑,不仅没有敌意,还用一只玉手抚着他的脸,把个杨继业抚摸得脾性全无。佘赛花见杨继业不再发脾气,松开绑绳,揉着他那发麻的臂膀,边按摩边攀谈,倾诉久慕之意,不知不觉两人拥在一起,那番柔情蜜意不可言状。 殿内的七尊神象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不禁相互看看,“嘻嘻嘻”地笑起来。两人一惊,以为有人窥见,不想是庙中的七个雕像在笑他们。佘赛花娇骂一声:“笑什么,我叫你们七个都从我肚皮底下走过,看你们还敢不敢笑!”那七尊雕像果然不敢笑了。 看看外面,天色已黑,佘赛花说:“天已入夜,这该怎么办?”杨继业说:“难得咱们聚在一起,干脆把庙门抵上,明天一早再返军营吧。”见佘赛花也不反对,左顾右盼,想找根合适的抵门棍,找来找去哪见半条棍棒?也是年轻爱闹,干脆搬来一尊神像抵上庙门。这个神像是七尊雕像中的第六个。两人在庙内甜言蜜意,一直聊到天亮。 从此以后,火山王与佘王罢兵言和,结成儿女亲家。杨继业和佘赛花一共生了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正是那七星庙中的七尊神转世,佘赛花把自己的枪法传给他们,成为后来天下无敌的杨家枪法。 杨继业虽然有七个儿子,但是能顶家立业、领兵挂帅保卫大宋江山的只有一个杨六郎,因为他转世前作过杨家的抵门棍。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佘赛花与杨继业的奇缘,冥冥中注定了杨家女将胜似男丁,而且多有女逼男婚的例子,杨四郎如此,杨八郎如此,杨宗保更是如此。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