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花甲子的由来 六十花甲子,原指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顺次组合,从甲子到癸亥差互相配,六十年一轮,所以称花甲子。到后来用于人的六十岁年龄,简称为花甲。关于六十花甲子,还有一段悲怆的传说。 古时候,人们认为人到六十岁,不仅老而无用,还要耗费衣食日用和子女们的精力,因此规定:无论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年满六十而未死者必须活葬。孝顺的或有经济实力的人家,到老人花甲之年能为之修筑个象样儿的坟墓,内设床铺及日用品,一日三餐按时送食,这种墓就叫活死人墓。而大多数贫困之家只能忍痛活葬,生生诀别,惨烈闷死的现象比比皆是,人人难以逃过。这种灭绝人伦与天性的陋制传延了很久很久。 一年,有个番邦的使者带了一只罕见的动物晋见中原国君,声称中原君臣如果识得此物,该邦将一如既往称臣纳贡。如若无人识得,则须中原国君向他们纳贡,否则会兵戎相见。看那气焰,该国必是对中原觊觎已久,有备而来。朝堂君臣,但见此物状似老鼠,体形如犬,无一人见过,更不说它的名称了,只能面面相觑,十分尴尬。番邦使者却万分得意,说三日之内无人识出此物,将要带着中原称臣之表回国复命。当日的朝会在惶恐不安中散去。 朝中有一位文臣,他的父亲已逾花甲,正在活死人墓中了度残生。他的儿子很孝道,每天都要准时亲自送饭。这天天已过午才迟迟送来。问明白原由后,父亲说:“我教你一个法子,保证一试就灵”,而后如此这般嘱咐一番。 次日上朝时,这个官员袖中藏了一只猫,待到番臣的怪物一到朝堂,他立即放猫出去。那只猫一见眼前有只巨鼠,本能地猛扑过去,吓得那只怪物乱逃乱窜,番臣见此物已被中原大臣识破,灰溜溜地回国去了。 一场国辱免去了,国君非常高兴地问这位文臣是如何识得此物的,那位大臣就将父亲的主意转述一番。国君听毕叹道:“满朝君臣不如一位老人,老年人原来是个宝啊!”当日,国君传旨,立即废除花甲子活葬制度。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