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白霖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17/4328633.html 距离国庆假期游览五台山佛光寺已经一个多月,到目前为止,仍被佛光寺的气象所折服,当然不是它的佛教思想,而是古老建筑传递出的气息。 佛光寺简介今天是第二次写佛光寺,因为它的格局气象!我们为什么爱唐朝?爱在它的包容和气象。 我们从五台山景区出发,假期报团有司机接送,可以专心游览。从五台山下山,两边的树叶已经开始掉落,大地开始萧条,往佛光寺的车辆不多。佛光寺位于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属于五台山“台外”。可以导航到达,到达景区的车辆少。有水泥路到景区门口,景区门口的地面不平坦,石头缝里长了草,可以说保留了它的“本来”状态。 留影门口的几棵松树,其中两棵有多年的历史,迎接了无数的信男善女,我们在青松树下,只是匆匆一瞥,或者青松忘了我们,我们却记得青松。景区门口看似比较破旧,正是这种破旧才能展现建筑的年代,希望游客不要太多,但是来一趟这里一定让你终身难忘。 青松坚实的干旱土地上生长的小青松,实际它来到地球的时间应该比我还早,秋天五台山的阳光,温柔中有穿透力。站在树下,松叶的清香袭来,让人顿感舒适。对于里面的建筑,我们十分期待。 照壁与景区门口之间的小平地佛光寺得以幸存下来,离不开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付出,我国现存的唐代建筑屈指可数,佛光寺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现在是国宝级的文物。青松下几个人站的地方就是水泥路,往右手边走就是景区入口,门票15元,性价比高。 工作人员像是本地的村民,既然保存良好,说明这里村民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强。走过前门,景区里面稍显冷清,相比五台山“台内”的其它寺庙,让人产生走错的地方的感觉。 唐幢位于上门内的唐幢,唐乾符四年(公元年)建造,高达4.9米。束腰基座上面刻有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幢身刻有陀罗尼经,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整个造型古朴典雅,流经千年,典雅的气象依旧。唐幢立在绿色的柏树中,投映在蓝天里。几十米外的台阶上就是东大殿,重点参观的文物。 榫卯正门佛光寺的存在打破了日本学者“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日本保留了不少的唐朝木建筑,值得我们深思民族建筑的保护问题。这栋建筑物不算高大,恰好在空间中传递出了开阔的气象,它的排序、结构和角度,当时的老百姓们用自己的经验和匠心认真建造,没有想过会流传千年,却已经穿过了千年时光。唐朝是宽容的朝代,这里地处偏僻,但是佛教的思想,或者机缘巧合下,大中十一年(公园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出资,由高僧愿诚主持重建。当时的建造师傅们,一定是在轻松和幸福的状态下,才能造出如此美丽的大殿。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用建筑家梁思成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 介绍东大殿佛光寺的建筑、雕塑、壁画和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被人们称为“四绝”。可以作为深度游览的景点。只可惜不会画画,否则可以带上画具,具体记录下殿里的一切。绕着大殿转了一圈,目不转睛希望更加了解这座建筑和唐朝。 五台山的佛光寺,让你梦回大唐,记住它的气象美! |